40MHz、60MHz、80MHz,5G 頻譜到底多少才夠用?
2020 年,台灣正式跨入 5G 元年。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字可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經常在媒體看到,卻講不出它確切會帶來什麼。為了幫助大家更認識 5G,我決定開闢這個專欄,從各個面向,把 5G 講給各位聽。
台灣第一次 5G 釋照落幕,5 家電信拿到的頻譜,除了上次聊到的位置不同,數量也不同。第一集,我們破解了魚頭、魚尾的迷思 [1],這次,我們就來探討數量的價值。
到底 40MHz、60MHz、80MHz 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多少頻譜才夠用?第二集你不知道的 5G,就讓我們來展開頻譜數量的奧義。
1. 5G = 速度?
目前為止大家對 5G 的討論,主要停留在速度,因為那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價值訴求。問題速度只是比較容易理解,但不是 5G 最大的價值。
最容易的檢查方式,是想想你此刻對於 4G 上網的速度,有沒有不滿意?絕大多數人會說其實沒有。即使有的人,往往也只是在少數時間、特定地點的不滿意,並不是像當年對 3G 的全面不滿意。
所以,4G 的速度並不是人們主要痛苦所在,也因此,5G 的速度並不是人們渴望已久的解藥。事實上,5G 的其他三個主要價值訴求:低延遲、大量終端、網路邊緣運算,比較難理解,但重要許多,我們在未來的文章再為大家一一展開。
2. 100MHz 的 3.5GHz 才能提供 5G 速度?
另一方面,真要講多少頻寬、什麼速度才是 5G,目前為止的論述也都偏離焦點。
規格上,5G 承諾最高 10Gbps 的尖峰下載流量,要比 4G 的最高 1Gbps 多一個數量級,這才夠格稱為一個新世代。
但如果你用 100MHz 的 3.5GHz 頻譜,加上目前最尖端的基地台技術,能達到的最大下載速度也不過是 500Mbps,也就是 0.5Gbps,換言之,只做到 4G 極速的一半。也就是說,100MHz 的 3.5GHz 頻譜,能產生的速度上根本稱不上 5G,還停留在 4G 的範圍。
如果真要用 3.5GHz 頻率突破 1Gbps 的速度,進入 5G 的領域,那你需要 200MHz 以上的頻寬。但目前不管是頻譜供給或是設備支援,都還是問題重重。
所以,真要說,在這個時間點,國內業者拿到的 90MHz 以下 3.5GHz 頻譜,在速度上,都做不出 5G,其實沒什麼好辯論的。要用拿到的頻譜來比大小,那更是門外漢才會有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