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去年核定每年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今年全國首次過節,內政部7日舉行「台灣言論自由之發展與挑戰」座談會,邀集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文化部長鄭麗君、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竹梅、《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與會對談,共同研討解嚴30年後的台灣言論自由如何展現,並分享他們於戒嚴與解嚴期間的親身經驗。
活動甫開場,內政部長葉俊榮特別演唱當年禁歌「燒肉粽」,談及言論自由,葉俊榮表示有三大要素,分別為追求真理、落實民主及個人人格實現。他分享,1989年於台大法律系任教,曾有名女學生敲了他研究室的門,進門後卻撲簌流下兩行淚,隨後表示,「葉老師,我們國家現在有這麼多學生在要求改革,你怎麼還有閒情逸致坐在這裡讀書?」後來,葉俊榮被請出研究室與台大學生進行對談,暢聊了生活也聊了社會。葉俊榮說,佩服當時學生即使面對國家強權,仍勇於表達個人意見的勇氣,這也成為了他對言論自由的一次扎實體驗。
父親以身殉道 鄭竹梅:是我對言論自由最初的體會
1988年,《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因刊登「台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遭當時政府以涉嫌叛亂罪起訴,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南榕女兒鄭竹梅說,自由主義信仰者的父親在隔年4月7日選擇以非暴力運動者的激烈手段自焚殉道,成為她對言論自由最初的體會。
出身社運世代的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分享個人經驗。她指出,過去台灣戒嚴長達38年,長到有人渾然不知自己受箝制,甚至覺得一切很自然,直到1989年鄭南榕的死,才逐漸敲醒這塊土地上的公民意識,不過那也只是個開始。
「原來我的言論自由被剝奪我不知道,我的公民權利被剝奪我不知道。」在解嚴前後進入大學就讀的鄭麗君回憶起首次與鄭南榕的相遇,她說,當時才高中三年級,某天學校突然宣布下午停課,因為有一群暴民要上街鬧事。正值青春叛逆的鄭麗君匆忙追上人群,赫然發現很多人正往龍山寺移動,經了解才發現原來是鄭南榕號召的519綠色行動。
鄭麗君趨向前看,抗爭者手持寫著斗大「反戒嚴」字樣的白色布條,直到親眼見識這些場面後,才讓已在戒嚴體制生存長達近20年的她察覺「戒嚴」這件事真實存在。鄭麗君說,這是對言論自由的第一印象,更是鄭南榕賦予她的政治啟蒙。
解嚴未竟之功 遺留法律限制人民言論自由
此外,鄭麗君表示,台灣民主化是一場由上而下,由政府帶動民間共同推動的過程,不過在解嚴後,仍有不少戒嚴時期的法律遺留下來,如《集會遊行法》中的「許可制」,直到今日仍限制人民結社上街發表言論的自由,成為解嚴30年後的未未竟之功。
針對不合時宜、有違憲疑慮的法律仍存,何榮幸表示失望。何榮幸也批評《政府資訊公開法》上路後未完全落實,即使現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仍看到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去調閱美麗島檔案時因「基於個人隱私、保密」等原因受阻。
何榮幸:言論自由在「資訊開放」層面出了問題
何榮幸認為,照理來說,資訊公開透明應該是原則,個人隱私、國家機密則是例外,不過現狀顯然是顛倒的,雖然這與法律制定的時序有關(先有《檔案法》後有《政府資訊公開法》),仍代表言論自由在「資訊開放」層面出了很大問題。
談及言論自由的真諦,鄭麗君則以聯合國「兩公約」為鏡,她表示,兩公約第19條提及在尊重他人意見為限制下,人人意見、發表自由權力將不受干預。不過若把狀況帶入現實,鄭麗君坦言,世界仍存有各種形式的政治干預,或是全球性跨國資本造成的言論壟斷,這些無疑都在限縮人民的話語權。
鄭麗君說,政府有讓人民保有人民言論的重要責任,其中「人格權」與「話語權」更需被妥善保障。鄭麗君期望,台灣公民社會在邁向民主的過程中能持續思辨與對話,共同思考如何走向民主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