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回台恐怕比待在當地還要危險。」曾太智說的危險有兩種,一種是旅途中被傳染,一種是回台被鄉民吐的口水淹死,「台灣曾有人前往印度、北海道之後確診,目前氣氛不太好,海外留學生往往被當成防疫破口。」日本留學生在國外飽受壓力,還得擔心台灣人的異樣眼光。
張昭昀也感嘆人情冷暖,部分留學生發起「我在德國我很好」的活動,呼籲留學生不要回台造成困擾,「我也有繳健保啊,投票時要我們回去,生病時卻不要我們。」她回台後原本想住進家裡、伴侶則暫住旅館,卻被飯店以「不能保證兩人沒有接觸」而拒絕入住,經過一番周折才找到落腳處。
學習生涯打折、中斷
回台的胡毓璇與王怡明都得克服時差,日夜顛倒進行線上課程,她們也擔心實習、畢業與工作等問題,研討會改為線上、暑期實習延期,連帶著也不確定能不能如期畢業。不少一年期的交換生中途停止交換後返台,還不知道怎麼在學期中插入母校的課程,校方尚未通知細節。
若沒有完善的醫療體系與社會支持,留學生的學習生涯都已經被中斷、被打折,僅有為了畢業、求職或有兼職工作的人才會留在當地。如同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揭示的:「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在宛如流水般不斷變動的城市裡,我們四處游移,不知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