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救市策略大不同!中國保守以對,美國「一口氣打完所有彈藥」

2020-04-02 16:40

? 人氣

中國的保守

中國相比之下,危機爆發得更早,但金融市場並沒有美股那麼動蕩,銀行間流動性也比較充足,因此刺激計劃力度則小得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疫情在春節長假期間發酵,2月3日開市首日,中國同樣也是貨幣政策先啟動——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逾兆元逆回購操作,同時調降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兩周後將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也下調10個基點;隨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進行小幅下調。雖然2月中國政策性利率全線調整,但比起全球央行大幅降息潮,中國沒有跟進。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發達國家央行長期施行低利率,中國基準利率較高,政策空間在主要經濟體中幾乎是最大的。

中國似乎打定主意不以貨幣政策來主導刺激計劃。

上海一輛巴士在紫外線中消毒,以防範新冠病毒。
上海一輛巴士在紫外線中消毒,以防範新冠病毒。

路透援引東方金誠的兩位分析師表示,回顧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宏觀政策過程可以看出,與積極財政政策相比,寬鬆貨幣政策易發難收,宏觀經濟容易形成「貨幣寬鬆依賴症」,資產泡沫膨脹等副作用很大。在G20會議上,中國再次重覆口頭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目前看來,穩健的貨幣政策很穩健,但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也不是通常理解的「更大力撒錢」。上周五(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出信號,稱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可能會通過5000至10000億人民幣的特別國債來支持經濟,這一規模小於2007年的同類國債發行量。不過,路透援引四位政策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將出台數兆元財政刺激措施,以重振經濟。

12年前的副作用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二者的表現則與當前截然相反。彼時,美國推出700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在國會纏鬥兩周後獲得通過;中國在各主要經濟體中受到衝擊較小,卻在當年宣佈推出四兆元人民幣的救助計劃,為中國經濟在2009年注入一針「強心劑」。

然而,中國之後多年都在承受這針「強心劑」帶來的副作用。比如,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失控的地方債問題,不但沒有降低槓桿,相反進一步槓桿化,這意味著一旦有風吹草動,局部的資金鏈斷裂傳導到金融市場的其他部分,引發系統性危機。還有經濟學家提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是市場飽和與產能過剩,「四兆」投下去,又投到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增添了新的過剩產能,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這些副作用都讓中國此後多年不得不承擔經濟放緩的代價來「去槓桿」和「去過剩產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