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兩大政黨輪流執政60年,不過今次兩大政黨在首輪投票已被淘汰。雖然選前已有各種跡象,結果仍然令人意外。
但這次首輪投票,給了法國和世界一些啟示,讓我們一一細數。
1)贏家不需主流政黨支持
勒潘(Marine Le Pen)隸屬極右政黨「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只有兩名國會議員,而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前進運動」(En Marche!)去年四月才在政壇崛起。
不過,勒潘或馬克宏將會成為下一任法國總統,他們兩人瓜分近一半選票。法國正經歷一次政治革命,中間偏右的共和黨及左派法國社會黨都只能作席上觀。
馬克宏擔任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政府擔任經濟部長,奧朗德亦悉心裁培他。不過,他從未選出過國會選舉。另外,他與社會黨的理念越走越遠,導致他在去年八月辭任經濟部長。
2) 左派一敗塗地
我們知道奧朗德不受選民歡迎,不過社會黨今次派出的候選人阿蒙(Benoît Hamon)表現比民調更差,只取得約6.35%的選票。
首輪投票結果與五年前的光境全然不同。2012年,社會黨可是風光入主艾麗榭宮(Elysee,總統官邸),更在民族議會(National Assembly)及參議院得到多數議席。
社會黨自1969年以來表現從未如此差勁。禍根早在社會黨舉行的公開初選種下。阿蒙在一月贏得初選,打敗前總理瓦爾(Manuel Valls)。
阿蒙是黨內的「壞孩子」,從未得到整個內閣的信任。瓦爾甚至倒戈支持馬克宏。選民離棄社會黨,轉而支持馬克宏或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
3) 勒潘:選票上漲但選情不樂觀
「民族陣線」從未吸引這麼多選民。逾760萬選民投了勒潘一票。上一次「民族陣線」得到這麼多選民支持是2015年的地區選舉,當時「民族陣線」得到680萬票。
不過民調顯示她的選情並不樂觀,雖然她已佔盡天時地利。勒潘在過去幾年致力改善「民族陣線」的形像。她多年以來在民調上都領先對手,而「民族陣線」在地區及歐盟選舉都得到勝利。
總統二輪投票臨近,但她看來仍會成為馬克宏的手下敗將。根據哈里斯互動調查(Harris Interactive)指,只有13%選民相信勒潘會在5月7日選舉勝出。
到底選民是不是認為「民族陣線」只是示威政黨,並不能掌權呢?
4) 民調還是有效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加上川普(Donald Trump)勝出美國大選令不少人開始懷疑「民調已死」。
不是所有人都對民調人員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一些人更懷疑民調的統計方式不準確。
法國總統選舉或許為民調挽回一些聲譽。民調凖確預測勒潘支持度下調及馬克宏選情看俏。首輪投票幾天前,民調才顯示馬克宏開始領先,而結果亦顯示民調預測凖確。
民調亦凖確反映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支持率正在上升。他在電視辯論表現佳,得到更多選民支持。
5) 醜聞帶來致命影響
中間偏右陣營本來勝算甚高。候選人費雍(François Fillon)勝出初選,氣勢如虹。
結果,費雍後來卻面臨醜聞纏身。報導指,他的妻子沒有幫政府工作卻坐領乾薪;而他本人亦喜好昂貴的西裝及手錶。
共和黨猶如置身一場慢速的車禍當中。費雍已經贏了黨內初選,共和黨也沒有後補人選。其餘選擇也難以討好選民。
首先,費雍拒絶退出選舉。前總理居貝(Alain Juppe)涉及政黨經費醜聞,被禁止從政十年,所以他亦不是一名合適人選。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亦身陷官司。
共和黨取得近乎20%的選票已是一項成就,但該黨在今次總統大選中幾乎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