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有很多很獨到的觀察,如其指出 「新加坡人」其實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群體,一種是Heartlander,(本土主義者),一種是Cosmopolitan,(世界主義者)。我認為兩者都是重要新加坡社會的組成,而且各種種族都有,兩者也不是階級對立的關係,各種階級都有,也與年齡無關。「本土主義者」主要分佈在北西東,強調新加坡本土意識和本土文化,多說母語,英文singlish的腔較重。「世界主義者」就是新加坡性較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蛋黃區,比較西化,英文比較接近歐美,少說母語。
我認為兩者的並存也和人民行動黨的結構很像,當年行動黨有一批英語精英幹部,和說華語的基層。
現在兩者都會支持執政黨和在野黨,但原因不同。本土主義者支持執政黨,是感念李光耀的行動黨帶來的經濟起飛和美好時代,本土主義者支持在野黨,是對新加坡在全球化下有越來越多移民不滿。世界主義者支持執政黨,是覺得行動黨素質比較好比較有執政能力,世界主義者支持在野黨,是因為希望導入自由民主性別平權等進步價值。
新加坡是單一選區單票制,所以有些選區是本土主義者多,有些選區是世界主義者多,關心的議題也會不同。任何新加坡政黨都必須考慮到兩邊的反應,如工人黨就似乎比較容易得到本土主義者的支持,而世界主義者對他們就比較有疑慮。
新加坡其實是個人口流動性很高的社會,一路向南,中國和馬來西亞往新加坡移動,新加坡往紐澳移動。這個全球化的模式很適合世界主義者,但本土主義者卻容易產生不滿,他們熟悉的新加坡一直在流逝而無法保存,新加坡土地太小,沒有太多空間做文化和城巿保存的工作,新加坡全球性的建構,也遠高於本土性。
新加坡模式的成功與否,其取決於是否能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動態平衡,這讓新加坡政治有個非常特別的意識形態競爭,既不是統獨,也不是左右,而是本土者vs全球者,工人黨vs行動黨會不會變成這兩種意識形態之間競爭,這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發和延伸中,其中一個新加坡民主政治有趣的觀察。
本書作者對新加坡不無批評,但不是無的放矢,如其借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所言說新加坡充斥「大男人式用人唯賢精神」,批評新加坡社會的父權和威權意識,十分貼切。新加坡重平等的用人唯賢精神已變質成為精英主義,也是日常生活可見,令人擔憂的事。但這些批評是建設性的,如本書作者所指,新加坡未來迫切的課題,在於如何減少貧富差距,增加階級流動性,和建立強大的公民社會。
本書所論述的內容都可對應到我過去八年的日常生活,讓我能更理解自己在新加坡所遭遇的種種。如我曾見識新加坡上流社會強調孩子接受標準英文教育,貶低Singlish,也遇見許多對國家體制霸權不滿的華文教育者。在工作時也常看見許多新加坡人面臨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以感受到馬來族裔被社會邊緣化的危機感。見識過令人無耐的官僚主義,但也有許多很棒的藝文工作者和社會運動者。我想我個人在新加坡的處境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新加坡社會提供的工作機會和資本收入,也才讓我有能力在新加坡和台灣以及馬來西亞推動文化事業。所以我不願意片面地認定新加坡是不民主不自由而否定新加坡,而是希望可以和新加坡朋友一起努力,貢獻自己的心力,讓新加坡更民主更自由。
這是一本希望讓新加坡成為更好的新加坡的書,推介給新加坡內外的讀者。
*作者為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陳思賢著,鄺健銘譯,《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台灣季風帶文化出版。於台灣各大書店﹑香港序言書室與誠品﹑新加坡草根書室﹑馬來西亞有店有售,讀者也可在網上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