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延燒至今已數月,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連續4天零確診,且連續29天無本土病例,疫情已有趨緩跡象。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11日指出,雖然台灣的累積發生率曲線持平已達2周,但最好再觀察1周,才是比較好的解封時機。
針對各地的解封情形,陳秀熙分析,雖然全球的確診人數已接近420萬,但致死率下降,康復率也有提升,是件好事,這表示各國已慢慢進入「後防疫時期」,但有些地區對社交距離解封得太快,反而導致零星的社區感染,所以必須特別小心。
陳秀熙也說,若政府希望能逐步打開國門,境外管制一定要做好精準調整,畢竟種種作為都會影響到台灣的健保資源,建議權衡好國內狀況後再做出決定。
不過,新冠肺炎本身既像傳染病,又像慢性病,病人可能會從肺炎住院變成急性呼吸窘迫,增加重症照護負擔。因此,陳秀熙認為,要解封時必須考慮重症照護量能,因為會影響到社交距離解封程度和檢測病人後如何適當分流。
至於台灣何時才能真正解封,陳秀熙則表示,當累積發生率曲線持平2到3周,代表新增病例沒持續增加,這樣社交距離才能解封,建議台灣再等待1周看看,也能順便參考各國的解封經驗。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