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空中攻擊,IDF緊急升空攔截時,作戰半徑僅一三○公里;幻象戰機以爭取空優和對地打擊為主。退將稱,只有F-16作戰半徑逾一千海浬夠遠,惟緊急升空與接戰耗油量倍數起跳,沒有加油機支援,會是有去無回的「單程任務」。
第二個變數為制空權。曾任主力戰機的退伍飛官分析,航母艦隊防空戰力相當強大,代表著防衛圈內的絕對制空權,要從空中攻進防衛圈的難度極高。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曾有豐富飛行經驗的退將做出如此評估,空中攻擊如有問題,更難以水面艦接近並發起攻擊,何況水下還有一至兩艘敵人先進潛艦護衛。
不過軍方持不同看法,對於爭取「局部空優」抱持著高度信心。會有此信心,應與在廣大海空域中,或能穿透航母艦隊戰力間隙有關,有如鎖定「阿基里斯腱」般,可發起猝然攻擊。
台灣須研發軍用同步衛星
航母距離太遠時,美軍協防成第三個變數。不論是電子偵蒐、實戰經驗等戰力,美軍均遠遠超越解放軍,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也不曾有「航母對航母」的作戰經驗。
「美軍亦需嚴密戒備解放軍射程逾八百公里的鷹擊-100等反艦飛彈,以及一枚就能讓航母掛掉的潛射核子魚雷(戰術核彈)。」戰略學者稱,美國是否協防台灣,還得視其國家利益而定。
這些變動因素,非操之在我成分居多。專家建議,台灣一定要研發軍用同步衛星,以及可垂直發射制海巡弋導彈的潛艦,才能形成有效打擊航母的戰力。而面對嚴峻挑戰,如何營造全民總意志,同樣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