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洗台灣」、「武力解放台灣」對「反攻大陸」、「消滅朱毛」的敵對時期(1949-1978):
從1949年國民政府撤守台灣開始,中國大陸就推出「武力解放台灣」、「血洗台灣」的口號,企圖用武力來攻佔台灣,實現其完全消滅中華民國統一全中國的目標。而台灣方面,在蔣中正(中國大陸習慣稱為蔣介石)領導之下,也整軍經武,打出「反攻大陸」「消滅朱毛」的旗號,希望藉由武力奪回大陸,打倒其稱之為朱毛匪幫的中共政權。但由於共軍在1949年10月企圖攻佔金門的古寧頭戰役的失敗,以及由於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杜魯門總統下令第七艦隊防守台灣實施台灣海峽中立化,防止海峽雙方彼此相互的武力攻擊,使雙方真正大規模用武力攻擊對方企圖攻佔對方的軍事衝突並未發生。更由於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國強力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因此從1949到1971年,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在美國的帶領下,都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全中國(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唯一合法的政府,也使中華民國政府保有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
在這一時期之內,兩岸曾於1958年6月至10月爆發激烈的金門砲戰。此後大陸方面實施所謂「單打雙不打」的每二天對金門發動一天砲攻的象徵性的砲戰,一直到1978年12月15日美國宣布承認中共並與大陸建交之日打了最後一次砲攻後,雙方的砲戰才完全停止。
(二)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關係緊張趨緩並轉為相互實施政治攻勢時期(1979-1992):
1971年7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將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大陸,改變了美國一向支持中華民國的對華政策,1971年10月中共因此進入了聯合國,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及安理會的席位。絕大多數的國家也與大陸建交。在兩岸的外交戰中,中國大陸從此取得了完全的優勢。
1979年1月1日,大陸的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主張兩岸接觸談判,也改變了大陸方面一向要以武力統一台灣的政策。且也逐漸推出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對台政策構想。
台灣方面,蔣中正於1975年4月逝世,蔣經國實際繼承其權力,由於國際情勢的改變,台灣在外交上日漸孤立,美國並於1979年1月1日與中國大陸建交,而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絕一切正式的外交關係。蔣經國也逐漸改變對中國大陸的政策。雖然他針對中國人大常委會的告台灣同胞書以及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建交而於1979年初發表對中國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但實際上他已放棄其父親對大陸實施武力攻擊的反攻大陸的政策了。接著他於1981年3月的中國國民黨十二全大會提出了「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明白表示,今後對大陸要進行「政治反攻」而非「武力反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