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壯闊的藻礁群位於桃園大潭,而大潭藻礁也被紀錄於已故導演齊柏林生的《看見台灣》中。近日卻傳出政府將在觀音大潭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將破壞數十公頃藻礁。因此,環保團體發起「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活動。
桃園大潭藻礁是台灣最早發現有藻礁的地方,已有7500年以上的歷史,面積近數百公頃,是全國最壯闊的藻礁群。以無節珊瑚藻類(紅藻門)為主,無節珊瑚藻會形成由碳酸鈣組成的骨架,經過長年的累積,構築出多孔隙的礁石地形,成為潮間帶生物的棲息地。
獨特的大潭藻礁孕育出獨特的生態系,如今卻面臨開發與破壞的可能。政府計畫於大潭外海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對大潭藻礁的生態有著最直接的影響,且施工預定地有殼狀珊瑚藻,寄居蟹的族群量也相當大,而天然氣接收站的南邊,即觀塘工業區第二期計畫的預定地,生態豐富度更是高,貿然破壞後果不堪設想。
為維護桃園大潭藻礁生態完整,環保團體發起「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活動。對於中油公司未來將在大潭藻礁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初期填海造陸活埋70公頃藻礁,未來全面開發,將活埋200公頃藻礁,而感到相當憤怒,直言此行為令人髮指。更提及市長鄭文燦違反選前與環團並肩抗議前朝縱容財團破壞藻礁的承諾,甚至默許配合,因此面臨「自己的藻礁自己救」的時刻。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由經濟部工業局擔任開發單位,而中油公司負責興建。工業局與中油公司都曾發表聲明指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之興建計畫已通過環評,而之所以非在桃園大潭藻礁所在地興建不可的原因,是因大潭電廠增建的燃氣機組將於2022年開始運轉,且未來若發生產業缺電,將影響國家整體經濟發展。
對於大潭藻礁生態破壞的可能性,中油也指出,廠址所在地的藻礁生態豐富度較低,也非自然保護區,對生態的衝擊不會太大。未來會採取「異地補償」,也就是把現有的藻礁挖除後,移植到南邊的觀新藻礁生態保護區或北邊的白玉海岸進行復育,避免既有的生態完全消失。
台灣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則不認同中油的說法,劉靜榆曾多次實地勘查大潭藻礁,發現有多樣性生物,她認為施工預定地並不像中油所說的生態豐富度低,而「異地復育」更是不可能,因為被挖破的礁塊沒有辦法固定在海岸上,會隨著海浪漂散。此外,只要是被挖空的地方就會被沙填滿,未來都不可能再形成藻礁地形。
「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連署活動已經有42個團體連署,個人連署也超過2000人。環團提出訴求,盼望政府能負起保育生態責任,要求政府單位儘速畫設大潭藻礁為自然地景,別讓大潭藻礁遭人為不當開發而被破壞,珍貴藻礁一旦破壞將萬劫不復。環團也呼籲全國各團體及個人共同連署,一起搶救大潭藻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