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說三倍券癟腳,卻不識大掏空沉痛的台灣

2020-07-22 07:10

? 人氣

總而言之,總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數字的1兆4000億元,看似很大的一塊餅,但實際剖析其構成會發現,真正紓救民眾紓救企業的份額比重都偏低;除了有8,000多億元專門撥給了有數特定大銀行專用,其他3,500多億元當中,另有約1,200億元給艱困企業,其他2,300多億元,可以專用為救觀光業、旅遊業之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以真正可以撥付紓困濟助社會平民百姓的「疫災損失」,殊極有限,更遑論是想要一舉槓桿式高抬國民消費力或新增家戶購買力,豈非更是天方夜譚

20200508-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海外旅遊市場急凍,圖為台灣虎航班機。(盧逸峰攝)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使海外旅遊市場急凍,觀光業、旅遊業者受到嚴重的衝擊。圖為台灣虎航班機。(資料照,盧逸峰攝)

坦白說,觀光業、旅遊業所受到當前疫情之衝擊,特別是一旦納為救濟對象者,之所以會產生困難,很大原因是政府造成的,因為兩岸關係的緊張,陸客不來,導致觀光旅遊業慘淡,其實觀光旅遊產業在疫情未發生之前就被糟蹋了。

振興三倍券總預算支出額占國民消費9.92兆元的占比,根本連0.5%都不到;占零售業總營收5兆元的占比也僅及1.2%;在這樣子的安排之下,想利用振興三倍券手段,提振國民消費力水準,或增進零售產業部門總營收,必然毫無作用。

「振興三倍券」經濟效益的文青式誇張

倘若這次振興三倍券能夠真正全額發放民間,全額被「悉數消費」,事實上,首先就根本無法消化掉「自年初半年來的無法銷售之累積庫存」,或者應該說是,「自年初半年來的無營業虧損缺口」;這其中,尤其是休閒旅遊業、餐飲業及商店百貨業最為慘重,抗疫封鎖災損,各皆至少650億元以上,祇有更高不會更低。

也就是說,振興三倍券手段根本無法給予彌補,也無以實質賑濟救助。

至於「振興三倍券」的經濟效益與價值評估,今天所見幾乎多是的文青式誇張;倘若政府官方不是用1450的文青語言來搪塞充數,則其若想真正能夠映現其經濟實效與價值,制度經濟學家的建議,應該好好從兩個總體經濟指標來予映現:

一是,2020年第四季末的「國民消費總額」,是否已從第二季末,明確且顯著「大幅度提升了」,以及,比較上一年同期,亦有明確且顯著「大幅度提升了」;而且,其昭告天下的方式,應該都有總金額與增幅百分比的並同呈現才對。

二是,2020年第四季末「零售業產業部門的營收總額」,是否已從第二季末,明確且顯著「大幅度提升了」,以及,相對於上一年度同期,也有了明確且顯著地「大幅度提升了」;同樣地,也應該都有總金額與增幅百分比的並同呈現。

倘若兩者都沒有,則應可百分之百推定:掌權執政者又在呼攏全體台灣人了!

漫天複雜戔戔數 也能惹火大民怨?

針對這次「振興三倍券」設計規劃到執行發放的荒腔走板、招惹民怨,讓整個社會大嘆「三倍券是假,三倍怨乃真」的驚奇執政能力;在執政黨民進黨裡頭,迄今也祇有王世堅委員一個人敢說真話,務實針砭行政院三倍券政策的荒謬。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