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要讓居民接受家門口有風機,雷納先生還希望讓居民投資風機。要找民眾投資風場,形同推銷一項金融商品,事前一定要清楚告知所有產品細節。雷納先生所任職的銀行,初期先舉辦公開說明會,解釋風場會如何運作、民眾如何入股;接著印有風機技術及風險說明的傳單也出現在每一戶人家的信箱。之後的1個半月,雷納先生和同事一共與850位居民進行面對面諮詢,一一解答他們對風場投資的疑惑。
風場未來20年收入可分潤 10年回本
雷納先生為居民規劃的投資方案是這樣的:居民可以投資3千到5萬歐元(約10萬至169萬台幣)不等的金額,以換取未來20年風場電費收入的分潤,預估每年投資報酬率(Rate of Investment, ROI)高達10%。10年回本,對於同樣因出生率大減、而有年金破產危機的德國人來說,形同退休生活的雙重保障。
申請結束時,雷納先生一共收到700筆來自夏爾居民的資金,總金額超過2500萬歐元,以一座造價1.2億歐元的風場來說,自籌比例高達20%,遠比全國平均10%還要高出近2倍,可見夏爾居民的踴躍程度。
利益共享 除了電費還有更多利潤
而風場也沒有讓任何人失望。夏爾社區風場從計畫到動工只花了3年,期間沒有任何人拍桌、抗議或提起訴訟。2013年風場完工後,風力表現也越來越好,去年投資報酬率更超過20%,獲利能力比股票還高。
風場除了電費收入由當地居民共享,其他風場所創造的相關利益也都回到社區身上。在雷納先生與風機商所談定的條件中,當地的公司應該優先承包所有舖路、舖電纜、蓋變電站的工程;由當地居民投資成立的社區銀行負責承貸風場所需要的資金,未來利息收入回到社區銀行、也形同回到投資人手中。此外,風場收入如實繳稅,地方政府也能將這筆每年近百萬歐元的稅款用在地方建設上,獲利的還是住在夏爾的居民。
「只要把民眾帶進來 就能大幅增加社區支持」
居民入股,對負責營運風場的Enercon來說,難道不等於「人多嘴雜」、影響專業?風機商Enercon的代表菲力克斯.霍華德(Felix Rehwald)完全不這麼認為。「風場沒有在地支持是很難完成的,」霍華德指出,每座陸上風場都必須處理民眾接受度,而夏爾的風場之所以能無異議的狀態下於短時間內動工,就是因為地主、社區民眾、地方政治人物和銀行找到一起運作的模式。「我們學到的是,只要你嘗試把民眾帶進來,給他們機會參與、或是從中得到利益,就能大幅增加社區支持與接受度。」
今年是夏爾風場運轉的第4年,鄰近家門的風機如今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散步、遛狗經過風機,就會幫忙注意風機周遭的狀況;每年底社區也會召開風場投資者大會,邀請投資人慶祝一整年風機的「豐收」,眾人一起喝酒、跳舞直至午夜。
帶著我們走進佇立於空曠田野上的風機,風雖然吹得雷納先生睜不開眼,他的臉上卻還是掩不住笑意:「這些不是隨便的風機,是我們的風機!」
更多內容請看「翻轉吧!能源」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