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義大利瓦依昂大壩滑坡,1963年
瓦依昂壩(Vajont Dam)位於風景秀麗的阿爾卑斯山區中,距離著名的威尼斯不到100公里。
義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北部城市的工業發展對電力的需求與日俱增,瓦依昂峽谷造壩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早在二戰前政府和工程師已經提出建造有發電及水庫功能的大壩的設想和工程方案。
這個當時世界上最高大壩最終使用的混凝土雙曲拱壩設計結構的受力條件非常優秀,以至於水庫塌方造成災難後,大壩仍屹立不倒。但大壩兩邊的山體卻承受不住建壩和水庫之重。
大壩由壟斷義大利北方私營電力的公司始建於1957年,後期大壩工程公司改變了原先設計,大壩高度從230公尺提高到262公尺,庫容也因此增大到初始設計的3倍。隨著水庫蓄水不斷增高,大壩周圍的地質結構出現了不穩。
1962年底,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買下了水庫,為了盡快驗收,加速蓄水。1963年9月28日起,瓦依昂地區連降大雨。山體滑移速度越來越快,附近人們開始聽到瓦依昂山谷中傳來奇怪的聲音。有關當局決定降低水庫水位,為時已晚。
1963年10月9日夜裡,水庫周圍2.6億立方公尺山體大滑坡,45秒內填滿大半個水庫,瞬間漫出的大水形成250公尺高的巨浪和如同原子彈爆炸般的空氣衝擊波,衝擊淹沒了附近小鎮村莊,造成近2000人死亡。當時在水庫岸邊管理大樓、辦公室等地60多名技術及管理人員,除1人倖存外,其餘全部死亡。
儘管失去了蓄水或發電機能。完好的大壩至今保留在原地,成為一個當地旅遊點。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出「國際地球年」活動之際,將瓦依昂大壩悲劇列為「因工程師和地質學家失誤」造成的人類工程悲劇之一。
河南駐馬店潰壩事件,1975年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數十年的極左時代在水利建設上犯下很多不講科學、盲目相信蘇聯專家、唯領導好惡設計、修建、管理水庫大壩的錯誤,釀成致命後果。
上世紀50年代末河南總結山區水利的經驗「以蓄為主,以小型為主,以社隊自辦為主」。當時已經有少數懂水利和建設的專家和工程師提出反對意見,但無人理會。到20世紀60年代末,駐馬店地區新增水庫100多座,工程管理十分混亂,但當地河流的排洪能力非但沒有增強,反而年年遞減,孕育著嚴重危機。
1975年8月,一場超強颱風給河南帶來當時突破中國與世界最高降雨量記錄的特大暴雨,引發淮河上游大洪水,8月6日開始有小水庫崩潰。8月8日凌晨,兩個大型水庫,近60座中小型水庫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如同山崩地裂,6億多立方公尺的洪水傾瀉而下,幾十公尺高、寬約12公里的洪峰,在幾個小時內淹沒河南、安徽省29個縣市。
雖然中國軍隊大批救援部隊和數千名醫護人員從8日當天開始晝夜兼程陸續抵達河南災區救災,災害之慘重遠遠超出其預料。到8月21日尚有數十萬災民泡在水中。而洪水退去的地方,到處可見人畜屍體。饑荒和瘟疫接踵而來。
關於這次空前大水災的情況,當時被中國政府以國家機密為由沒有公布,直到改革開放後逐漸透露出來。據中國當時的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1999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大洪水》書中稱,河南省有1100萬人受災,傷亡慘重,1700萬畝農田被淹,倒塌房屋596萬間,沖走耕畜30萬2300頭,豬72萬頭,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衝毀102公里,中斷行車18天,影響運輸48天,史稱「75.8」大洪水。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受災面積最大,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水災。 有關這次災難的死亡人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書中稱,超過2.6萬人死難。中國媒體在2010年之後報導稱,1980年代後,中國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文章中披露,河南「75.8」水災死亡人數高達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