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在線」發表文章探討北京武力攻台的可能性以及台灣依靠什麼才能對抗北京的軍事威脅。《世界報》關注德國對華新政策,文章分析認為,「明年梅克爾卸任聯邦總理一職可能會讓很多政治問題解決起來變得更加困難,但是它卻會是一個更堅強有力的德國對華政策的新開端」。
「明鏡在線」發表題為《台灣將會成為第二個香港》(Wird Taiwan zu einem zweiten Hongkong?)的文章。文章開篇便指出,「中國在香港問題上公然蔑視國際條約,這讓武力攻台看起來不再是那麼不可想像」。
「關鍵問題是,保護台灣的美國在中國武力攻台的情況出現時會做何反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美國會捍衛台灣的利益嗎?會不惜於捲入一場同中國之間的戰爭嗎?還是它會把台灣拱手相讓?」
文章寫道,「作為對中國挑釁行動的回應,今年6月美國向印太地區派遣了3個航母戰鬥群。上周三,美國聯邦眾議員約霍( Ted Yoho)剛剛提出 《防止台灣遭侵略法》 ,要求加強(美台)兩國的非正式安全聯盟 。」
文章引述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的看法認為,美國總統川普面對盟友的喜怒無常以及他對將美國拖入戰爭的極度厭惡都有可能導致中國的誤判。 易思安說:「我們什麼時候會到達台灣呢?我們會做點什麼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就目前我們的定位來說,誰也不敢說得太肯定。」文章寫道,「所以台灣必須更多地依賴自己。但是台灣軍隊作戰實力究竟有多強,看法卻是千差萬別」。
不過有一點各方的意見是一致的,「為了讓中國意識到並沒有合理的理由武力攻台,台灣就必須打造一支強大的後備部隊。畢竟現役部隊很可能被中國軍隊迅速消滅。但目前台灣約200萬後備役軍人的訓練和裝備都相當不足」。
梅克爾快走了,德國對華新政策要來了
《世界報》發表題為「德國對華政策悄然改變」(Deutschlands schleichende China-Wende)的分析性文章。上周五德國外長馬斯宣布中止同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這篇分析文章認為,這一宣布標志著「德國對華政策的轉折」。文章指出,港版國安法生效以後,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多個國家立刻宣布停止同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但是「德國無視現實,而是寄希望於北京自己的做法會發生改變。德國的這種做法既可以被稱作相當大方,因為它沒有立刻采取極端的做法,但也可以被看做是膽怯的做法,因為它無視現實」。
文章認為,「隨著(外長)宣布中止同香港的引渡協議,聯邦政府終於承認,溫和的做法失敗了。事實是:北京方面並不在乎德國外交部的『期待』。此外,這種溫和做法更多地是基於對柏林政府可以改變中國行為的假設。但是柏林並沒有改變北京的行為。正相反,北京改變了柏林的行為。」……
文章指出:「雖然外長的宣布標志著德國對華政策的轉折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更多地代表著,聯邦政府在華為的問題上也會采取反對北京的立場。盡管如此,德國政府的做法可能還是會和那些對華為持批評態度的人期待的有所不同。」
文章最後指出,「德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可能會始於明年。2021年德國將進行新的聯邦議院選舉。……屆時綠黨不但可能成為執政黨,而且可能擔任外長一職,而綠黨現在可能是德國對北京最持批評態度的政黨。明年梅克爾卸任聯邦總理一職可能會讓很多政治問題解決起來變得更加困難,但是它卻會是一個更堅強有力的德國對華政策的新開端」。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