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汽車產業為例。汽車產業是1880年代中期由德國人卡爾˙奔馳、戴姆勒和邁巴赫等人創造的,之後經歷一系列的技術進步,僅從1900到1981年間,就有600多項重要創新(Albernathy, Clark and kantrow (1984))。中國現在是第一汽車生產大國,但如果你寫一部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史,榜上有名有姓的發明家數以千計,裡面有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意大利人、美國人、比利時人,瑞典人、瑞士人、日本人,但不會有中國人!
即使像冶金、陶瓷、紡織等這些在17世紀之前中國曾經領先的古早行業,過去三百年裡的重大發明創造,沒有一項是我們中國人做出的。
我要特別強調一下西元1500年之前和1500年之後的不同。1500年之前,全球分割成不同的區域,各區域之間基本處於封閉狀態,一項新技術在一個地方出現,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微乎其微,對人類整體的貢獻非常有限。比如說,東漢的蔡倫於西元105年發明了造紙,但中國的造紙技術到西元751年後才傳到伊斯蘭世界,又過了三、四百年才傳到西歐。我上國小的時候,練字還得用土盤,用不起紙。
但1500年之後,全球開始一體化,不僅技術發明的速度加快,技術擴散的速度變得更快,一項新技術一旦在一個地方出現,很快就會被其他地方引進,對人類整體的進步發生重大影響。比如,德國人於1886年發明了汽車,15年之後,法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國,又過了15年,美國取代法國成為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到1930年,美國汽車普及率已達到60%。
因此,1500年之後,創新才真正有了國家間的可比性,誰優誰劣一目瞭然!中國在過去500年沒有做出一項可以加載史冊的發明創造,意味著我們對人類進步的貢獻幾乎為零!比我們的祖先差遠了!
我還要強調一下人口規模問題,國家規模有大有小,國家之間簡單比較誰的發明創造多,容易產生誤導。
理論上講,給定其他條件,一個國家的人口規模越大,創新越多,技術進步越快。並且,創新之比與人口之比是指數關係,不是簡單的等比例關係。原因有二:第一,知識在生產上具有重要規模經濟和外溢效應;第二,知識在使用方面不具有排他性。
10多年前,美國物理學家Geoffrey West等人發現,在城市生活中,人類的發明創造與人口的關係遵循正5/4指數縮放規則: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是另一個城市的10倍,那麼,發明創造總量是後者的10的四分之五次方,即17.8倍。
以此來看,中國對世界發明創新的貢獻與中國的人口規模太不成比例。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日本的10倍,英國的20倍,瑞士的165倍。按照知識創造的指數縮放法則,中國的發明創造應該是美國的5.6倍,日本的17.8倍,英國的42.3倍,瑞士的59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