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國際事務部16日早在市長官邸舉行「高雄市長補選座談會」,邀請各國駐台使節參加,由立委羅致政主持,郭育仁、游清鑫、董建宏3位學者分析15日晚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全程以英文進行。
郭育仁分析,高雄市長補選後,陳其邁市長必須面對一個朝小野大的市議會、解決高雄的環境污染問題、發展高雄產業,並持續面對青年人口外流的問題。此次選舉對於國民黨而言,標誌著2022年幾個縣市選舉的前哨戰,包括2018年才由綠轉藍的縣市。
游清鑫表示,儘管這次選舉是地方性選舉,但得到全國性的關注。國民黨的敗選可歸因於韓國瑜的總統敗選、韓國瑜被罷免、候選人李眉蓁本身的特質,以及不佳的選舉操作。民進黨的勝選原因則來自中央政府的施政政績、韓國瑜罷免案的餘溫,以及候選人陳其邁的豐厚選舉資源。
董建宏:年輕外來人口成罷免投票關鍵
董建宏表示,這次選舉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已經選了2年。董從人口結構分析選情指出,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時,韓國瑜得票率高的選區多是外來年輕人口較多的選區。但2020年的罷免投票中,贊成票高的選區也是這些選區,可見年輕的外來人口成為選舉關鍵。因此董建宏表示,「如果你惹怒年輕選民,你的政治前途就玩完了。」
董建宏更以高雄人的角度分享,高雄人一直認為自己被當成「二等城市」,高雄人渴望由真正理解高雄的人來主持市政。但同時,高雄又是移民城市,高雄願意接受外來人選,但前提是心必須在當地,高雄人不願再忍受「台北第一,高雄第二」的思維。陳其邁是第1個民選的在地高雄人市長,雄中校友對此都非常興奮。
至於台灣民眾黨的表現,郭育仁、游清鑫皆表示,民眾黨是柯文哲1人政黨,此次選舉證明民眾黨在南部行不通。
羅致政說,從此次補選可以看出,台灣的地方政治對於各政黨而言,都有全國的重要性。不過,直至現在,國民黨似乎都還沒理解到自己接連敗選的問題所在。台灣確實有中間選民。
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表示,由於此次高雄市長補選是台灣民主史上第1次市長被罷免的延續,高雄市民在8個月內投了3次票,因此外國駐台使節都很關心。上周末謝佩芬即帶領約20位外國駐台大使與代表至高雄觀選,參觀陳其邁競選總部、與競選總幹事趙天麟立委座談,並近身觀察候選人市場拜票及晚會活動。本周末民進黨國際部又在補選結束後的第一時間,舉辦分析補選結果座談會,即是旨在讓外國使節更了解台灣政治最新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