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十小時近二十分鐘的單元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之後,數日想了又想,明明是一齣團圓結局的故事,卻是讓人心頭陰影濃重,難以揮開。
故事架構是高齡八十的阿嬤呈彌留狀態,回到祖厝等待往生,因而原本門庭冷落的老家突然子孫全部到齊,就在阿嬤彌留又復活的這一段等待的日子,子孫們的被迫團聚無疑是一次面對自己,面對彼此的心靈衝突與洗滌。一當老人最終斷氣,幾乎每個人都改變了自己,重新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簡單地說,這是一種從逃避到面對到衝突,最後參悟的心靈成長過程。
故事結尾似乎很正面,眾人終於擺脫幾十年的生活泥淖,可是細看故事人物所牽涉的種種複雜際遇,不得不懷疑人生真的這麼容易改變嗎?
不妨列舉劇中諸多人物所掉進的角色與遭遇,便可理解其複雜性,它們包括:離婚、外遇、家暴、離家出走、性騷擾、網路色情、三角戀愛、單親爸爸、奉子成婚、流氓、幹譙、童乩詐騙、靈異、參政賄選、地方電台、外配、外傭、檳榔西施、科技新貴、海外經商、經營咖啡館、同志、刺青鼻環、癌症死亡、車禍喪子、大學重考、大學延畢………。
原著作者或導演的百科全書式的企圖心一目了然,以海綿之姿吸納了當前臺灣人熟悉的生活面貌,乍看之下,件件非比尋常但卻又是那麼日常,這顯現了一個超載的臺灣社會,一時間想解決這麼複雜的難題並不容易,多少人用了一輩子也去除不掉其中一道陰影,可是在《花甲男孩轉大人》中,卻在短短時間中輕而易舉的轉成大人了,不得不說這個故事不可能是事實,而只是一個象徵,它用象徵手法告訴讀者觀眾,或許,或許最後能解除災難的是祖厝,是老輩身上留存的傳統,只有重回母親的懷抱才能獲得溫暖。
但,這只是個或許,面對臺灣複雜的生活課題,相信沒人可以肯定一個答案就可以解決一切。劇情最後提出的這個解答也許是一種「臺灣夢想」,但是在眼前,祖厝與老人的地位已逐漸低落,與老一輩有關的道德品行,幾乎都被推翻,全遭鄙視了,因此這種夢想就顯得很蒼白,這也是《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結局,讓人欣慰也讓人迷惘的所在。
《花甲男孩轉大人》裡的人物幾乎是個個靈魂超載,即使被稱為魯蛇的大學生鄭花甲(盧廣仲飾)雖然國文一再被當,整天躺在床上看漫畫,看似無所事事,對未來前途也覺得做什麼都一樣做不好,這種虛無其實也是一種超載,畢竟他擺脫不了阿嬤與父親的不同眼光,也許正是這種無法擺脫的親情,這種情與愛讓每個劇中人都留有最後一絲希望去反省,去衝突,去改變。最終,大兒子(鄭花甲父親)正面看待離婚再造第二春,二兒子放棄從政過田園生活,三兒子收掉越南工廠改賣土窯雞,四兒子放棄了冷淡的婚姻離開學校經營咖啡館,小女兒中年結束單身,這種種割捨與轉變,都只是為了減輕無法再承擔的靈魂超載,因此與其說是奄奄一息的老母親促成了改變,不如說是在重荷壓力下不得不醒悟改變吧。
如同《花甲男孩轉大人》劇中人物所呈現的複雜生活面向,臺灣社會的真實狀況其實也處在一種超負荷的狀態,臺灣經過幾十年的學習模仿世界各地的所謂文明與進步,一方面像海綿般的吸納了最自由的政治制度,最前衛的社會價值,最新奇的時尚娛樂,另一方面卻未能面對臺灣本土的條件與背景,如此不斷堆砌出來的臺灣應有盡有,變成了超載的百科全書式小島,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不想承載的某些重擔,這種超負荷,不可能依賴一個老阿嬤,一間四合院祖厝便得以化解,最後還是必須每個人去逼問自己,這是一個花甲男孩有能力承擔的嗎?到底該割捨什麼,該留下什麼,台灣才能真正轉大人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