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老深澳」的深澳電廠,2007年除役、2010年拆除,現地只剩荒煙蔓草。今年電廠復建作業悄悄啟動,居民反應相對冷靜,彷彿過去10年沒有電廠的日子只是「偶然的意外」;更甚者,眼光早已投向電廠復建後,地方可能有的「榮景」。
深澳居民過往記憶 煤灰過多連路都看不清
民國49年起深澳電廠3部機組陸續開始併聯發電,整座電廠裝置容量達到40萬瓩,雖然不敵今日一部火力機組的容量,卻已是當時全台最大的火力電廠,填補台灣出口經濟起飛所需要的大量電力。但50年前的技術,搭配當時電力供應吃緊的現實,讓深澳電廠成為台灣早年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典型代表。早年深澳電廠所需的煤以露天式儲存,加上發電機組沒有額外的洗煤、脫硫等程序,導致山谷間常常煤灰四溢,老一輩的深澳居民幾乎都有因天空中煤灰過多、連路也看不清的記憶。
2007年深澳電廠屆齡除役,台電預計在原址興建新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然而當時計畫要建在山頭另一邊、蕃子澳的卸煤碼頭,卻遭到海灣另一頭基隆市的強力反對,認為港灣建碼頭將破壞環境和景觀。一度陷入地方政治口水的電廠改建計畫,最終被蓋上「緩辦」兩字大章,送入檔案櫃裡。
2016年,立委在廢核聲浪鼓舞下,於立法院刪減核四封存預算,希望能實質廢除核四。台電眼見核四重啟無望,遂又從櫃裡拉出被緩辦的深澳電廠計畫。去年8月,行政院評估台灣投資動能衰退,為了提振經濟動能,要求國營事業帶頭擴大投資,造價1000億的深澳電廠,也因此成為台電10年來唯一一座新建的電廠,更將成為全台最晚除役的燃煤電廠。
台電提撥1.2回饋金 7成交新北市、3成交瑞芳區公所
依政府所訂的電廠回饋金規範,火力電廠裝置容量每增10萬瓩就要回饋1000萬元,因此未來裝置容量120萬瓩的電廠,台電就要提撥1.2億的回饋金,7成交由新北市政府、3成由瑞芳區公所分配。
經歷10年反覆轉折,電廠從蓋到不蓋,如今又要捲土重來,不止牽動國家投資方向,就連當地里長的心情也跟著起伏。「整個電廠在深澳,基隆反對就停擺,10年後又說要來?」支持興建電廠的深澳里長曾素貞,一開始就支持興建電廠,後來期望變失望,原以為再也沒機會,豈知過了幾年台電又來開說明會,讓她一度抵制,後來眼見台電不是玩假的,才慢慢放下心防。
海水沖進民房 台電答應建堤防
曾素貞之所以為了電廠建不建而大喜大悲,全是源於偏遠地區的政治真空。 她信手捻來一件「政府做不到、台電做得到」的事:深澳里緊鄰海岸,海岸線近年來逐漸後退,讓海水屢屢在颱風季節沖進道路和民房,3屆選區立委請了地方、中央的專家來會勘、詢問改善可能,專家卻告訴地方政府若放置消波塊或其他防護設備耗資4億、又會破壞景觀,市府於是作罷。
過去老深澳也有在地回饋金,但當地居民多不滿區公所過去把回饋金用來建全區的路燈、提供健保補助,沒有讓主要緊鄰電廠的3里獲得更多回饋。但當曾素貞這次一向台電抱怨海岸線堤防問題,台電立刻承諾願意協助,更表態願意想辦法讓以往透過市政府、區公所經手的回饋金,這次能直接提撥給深澳里民。「我們要自立,台電可以幫助我們」,曾素貞說,「我們這座小小漁村要改造成富麗漁村,就要靠這次深澳電廠建廠了。」
台電願意用人在地化、贊助道路 對當地有好處
把小漁村轉型升級的希望寄託在電廠、而不是父母官身上的,不止曾素貞一人。 「郭台銘都進白宮兩次,台灣也沒有整個翻過來阿,我們還是要自求多福」,瑞濱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慶隆,經營道路工程公司,當過兩屆瑞芳鎮民代表,認為自從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後,區長改為官派,沒有選票壓力,地方再也拿不到經費。如今台電願意用人在地化、贊助道路、公園建設,對當地都有好處,居民只要好好監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