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廣角鏡】中印衝突為何出現西藏兵團身影?專訪達賴駐台代表達瓦才仁

2020-09-15 17:10

? 人氣

達瓦才仁董事長解說中印邊界衝突的地理位置。(蘇嘉宏提供)

達瓦才仁董事長解說中印邊界衝突的地理位置。(蘇嘉宏提供)

達瓦才仁:中印邊界爭議是個長期的歷史問題,說來話長,基本上分成三段:東段就是著名的西姆拉會議、麥克馬洪線的問題,中段位在札達縣,西段就是鄰接拉達克的阿克賽欽。爭議的情況相當多元,有西藏傳統的邊界線,因為晚清的積弱和英印政府的擴張,以致邊界從喜馬拉雅山南麓退縮到山上的稜線,以及西藏小王國被印度土邦化,甚至兼併等等,總之就是西藏的歷史地圖被換上了一張英國殖民者改寫的勢力分布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阿克賽欽(Aksai Chin)」是中印邊界爭議地區的「西段」,從維吾爾語「阿克賽(Aksai)」即「白石灘」,「欽(Chin)」即「中國」之意,放在歷史上層層堆疊的不同政權領域爭奪和延續至今的衝突的脈絡中,可以輕易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複雜性。「阿克賽欽(Aksai Chin)」,印度視之為拉達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實際控制,行政區域劃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也有南部一小部分劃歸西藏自治區阿里,最新一輪的衝突就發生在這個相對較小的南北狹長的地理區塊。「班公錯(措)」是個東西向長距離綿延的高原湖泊,與前述的南北狹長的阿克賽欽一部份地理區塊呈現交叉、橫貫、穿越的地理位置;藏人稱湖泊為「措」,像是著名的「西藏聖湖納木措(錯)」,「班公錯(措)」就是「班公湖」的意思,稱之為「班公錯湖」,「既稱錯,又稱湖」實係贅詞。

達瓦才仁董事長受訪。(蘇嘉宏提供)
達瓦才仁董事長受訪。(蘇嘉宏提供)

說到這裡,不得不簡單說幾句甚麼是「阿里三圍」?西藏吐蕃王廷分裂,後代之一到「後藏」建立了古格(阿里)王朝,並分封其子分別到「拉達克(今喀什米爾的列城為中心)」、「普蘭(今西藏普蘭縣為中心)」和「古格(亦稱『象雄』,今西藏札達縣為中心)」的建立三個王朝。而所謂的「喀什米爾」傳統上指的只是泛指由印度控制區的「查謨─喀什米爾(細分為查謨、喀什米爾)」(至於拉達克和現屬於巴基斯坦控制區的巴爾蒂斯坦在歷史上被周邊民族稱為大西藏之「拉達克」和小西藏之「巴爾蒂斯坦」),是在1840年左右才被錫克統治者吞併後才成為查謨─喀什米爾的一部份,後來印巴分治時又分屬兩國,而阿里三圍中的古格地方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包括「阿克賽欽(喀喇崑崙走廊)」。所以,歷史上藏族的「阿里三圍」和今日的「喀什米爾」,若是將古今地圖套疊在一起,以藏族的民族史觀而言,必定與中印兩個大國之間以國際法體系所建構的主權領域有所出入。

中印邊境7日再爆衝突,而且是1975年中印達成邊境停火協議以來首次鳴槍,事後雙方互控對方開槍,關係進一步惡化。這幾次中印衝突,這一次跟上次班公錯(湖)這兩個次的衝突地點是不一樣的嗎?

對此,藏人行政中央駐台機構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達瓦才仁董事長有一些解釋。他說:其實差不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