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爆發第2次國共內戰,4年後國民黨敗逃台灣,共產黨則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今日兩岸分治局面,美國國安會前東亞事務情報官柯佛日前撰文指出,國共內戰至今仍未「停戰」,且認為中國統一方式是和平、武力二選一,則是過度簡化情勢的危險行為,因為中國要達到「統一」目標,會先擊敗美國,而中共會耐心準備,等待時機來臨。
兩岸分治逾70年 國共內戰未結束
澳洲智庫「洛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發行的國際關係刊物《The Interpreter》9月30日登出柯佛(John Culver)文章,內容指出美國不願支持貪腐嚴重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反攻中國大陸,而美國第七艦隊1950年巡弋台灣海峽,也制止中共進犯台灣,使得國共內戰進入新篇章,但隨著在台灣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國際空間愈來愈孤立,當時執政的國民黨仍是尋求統一。
The unfinished Chinese civil war | John Culver https://t.co/FojACCVkLd
— The Lowy Institute (@LowyInstitute) September 30, 2020
過去40多年期間,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未明言放棄台灣,因此中共的首要目標從戰爭轉向建立兩岸關係,以及強化中美關係的穩定基礎。柯佛寫道:「非常現實的是,相對和平的數十年間,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觀光、民間往來擴大,中國(國共)內戰卻還存在。」他直言,密切關注兩岸情勢者都知道,中國的統一策略包括軍事行動。
國共內戰變中美戰爭 台灣淪戰場
柯佛指出,許多美國分析師認為中國統一模式為和平、武力二選一,若採用武力則是侵略台灣,「這是很危險的過度簡化認知」。他認為,中共若要在未來數年內進犯台灣,過去就不會是和平局面,且一旦展開軍事行動,原本的「內戰」會瞬間變成中美戰爭,台灣成2大軍事強權的首個戰場,而中共認為戰爭相當合理,因為能重建中國的東亞主導權。
美國則面臨「霍布斯選擇」(Hobbesian choice),即與同樣擁有核武的中國展開不知何時結束、不斷燒錢的戰爭,或對台灣蓬勃發展的民主和2400萬人袖手旁觀,美國盟邦和夥伴也會在面臨龐大對抗開支,以及不反抗而造成的延續性影響之間作抉擇。柯佛直言,中共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目標,並非「贏得」軍事勝利,而是在取得最終勝利的過程中「不能輸」。
擊敗美國才能達成「統一」目標
柯佛表示,中共認定的「勝利」是政治層面更勝於軍事層面,「中共可能會繼續維持耐心,並執行一系列策略,為這場戰爭準備數月、數年,甚至是數十年」。此外,若中共想要出兵,中國會先宣稱東亞區域「不平靜」,接著怪罪美軍在該區域出沒,把美國打成「不安全保證人」,並擾亂區域,甚至全球貿易、繁榮及和平,讓美國及盟邦、夥伴陷入猜忌、分歧。
柯佛亦稱,中國並不想因攻打台灣而使軍力受損,因此台灣人抵禦的決心及美國介入的意願,使得中共長期以來只能裝腔作勢。他提到,中共可在開戰初期用長程飛彈摧毀台灣主要軍事、電力、通訊設施,並阻止台灣進口石油和切斷對外網路聯繫,還有奪取澎湖、東沙群島作為登陸台灣本島,以及阻擋美國軍事介入的基地。
不過最重要的是,中共會選對時機,讓日本、澳洲,甚至是美國人民看清,美國無力阻擋中國行動,加重美國在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等戰事中未獲勝的形象,這對美國會有政治衝擊,而這樣的時機才能達到中國所說的「統一」。柯佛指出,就算中國要與台灣談判,也避不開美國軍事、經濟、外交影響,因此與其侵略台灣,最可行的方法就是擊敗美國,屆時台灣會因心理壓力而被迫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