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會烏魯齊再度發生恐怖攻擊,39死、94傷,讓維吾爾族再度集體踏上全球新聞版面。這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中國第4大少數民族,與漢族恩怨糾葛上千年,何時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找到共存共榮之道?
庫爾班江.賽買提是一位維吾爾族青年攝影師,他日前口述發表〈一個維吾爾人的家庭史〉一文,呈現一個傳統的維吾爾族家庭30多年來在新疆、內地的經歷,或許能讓漢族讀者更瞭解今日的維吾爾族,在文化、宗教、社會、經濟層面的掙扎。
綠洲城市和田是中國最西部的城市之一,坐落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和戈壁灘之中。和田距離北京超過4000公里,距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也超過1000公里。過於遙遠的距離使得和田人看外面,尤其是口內(新疆方言,內地),以及口內人看和田,都極度困難。即使今日互聯網高度發達,陌生感、誤解和疑惑依然充斥心間。
而近年來在和田發生的幾次極端暴力事件,以及一些被披露的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中,不時出現施暴者和田籍貫的信息,令和田被動地成為口內人頗為關注,些許恐懼,希望瞭解,卻又所知甚少的地方。
作為傳統維吾爾族居所,和田是否受到全球宗教保守主義的影響?和田的維吾爾族社會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情形?當和田人來到口內,會是怎樣的經歷、遭遇和內心感受?而走出去的和田人,回到故鄉後,又會是什麼樣的心境和矛盾?尤其是,與口內人同樣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的現代化,同樣面臨從傳統農業社會到工業和信息化社會的急遽轉型,和田人的經歷是怎麼樣的?所有這些,都是大多數公眾茫然無知的。
本文無意也無法回答所有的問題。但通過一個傳統和田維吾爾族家庭30多年來在和田、口內多地的經歷和感受,通過主人公庫爾班江用新疆風味漢語的喃喃自語,試圖令讀者更多一點地瞭解維吾爾族人的經歷和內心。
上世紀80年代起,庫爾班江的父親做玉石生意,開始走出新疆,頻繁進入口內。獨特的經歷和開闊的視野改變了他對教育、宗教、民族的觀念,亦影響了四個子女此後的人生軌跡:老大(庫爾班江)在北京拍攝紀錄片,二女兒在和田從事漢語教育,三兒子在深圳做玉石生意,四兒子在深圳影樓工作。
深受父親影響的長子庫爾班江同樣來往於口內各地與和田。他在內地的經歷代表了大多數維吾爾人在內地的境遇,而他對故鄉和田的獨特觀察,對宗教、保守主義不斷擠壓世俗社會的深深憂慮,則為讀者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理解新疆維吾爾族世界的窗口。
最近關於新疆的事情特別多,我特別難受。這種難受勁兒沒法用語言表達,新疆不應該以這種方式成為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