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屢遭中國政府查禁的知名小說家閻連科,22日獲得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他是第一個獲獎的中國人,也是繼2006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後的第二位獲獎的亞洲作家。他曾說,作家應該審判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面對得獎,他則顯得坦然:「該幹啥還是幹啥,該寫作還是寫作。」
56歲的閻連科是河南嵩縣人,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一樣出身軍旅,2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多部作品為他惹上麻煩,卻也獲得眾多殊榮。2003年的長篇小說《受活》,一出版就讓中宣部要求全中國媒體對這本書噤聲;2005年的批評毛澤東的中篇小說《為人民服務》,也召來了北京的書面禁令;同年,描寫河南愛滋村的《丁莊夢》,一出版也遭到封存;2011年的小說《四書》,至今還不能在中國出版。
去年閻連科的新作《炸裂志》在台灣與上海同步出版,描述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過程中,一個幾百人的小村遇上鉅變,成為深圳上海那樣的大都市。
閻連科的小說有多國譯本。(轉引自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他說,「炸裂」一詞是從韓文學來的,幾年前他在南韓一座大學教室裡看到一張海報,寫著「炸裂」兩個漢字,他問了這詞的韓文意思,竟是「人滿為患,像爆炸裂開一般」,他覺得這兩個字太奇妙了,恰巧能精準解釋中國近30年的狀態,「人與人之間、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又都存在一種分裂的狀態。」
去年閻連科就曾和他的同行王安憶、蘇童一樣,入圍英國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終選名單,但後來沒有得獎。他自謙是「陪榜常客」,也分不太清楚各大國際獎項的差異。此次他獲得卡夫卡文學獎,面對祝賀也淡然回應:「獲獎嘛,三五天就過去了,之後該讀書時讀書,該寫作時寫作。」
卡夫卡文學獎(Franz Kafka Prize)自2001年起於捷克開始頒發,是具代表性的全球重要文學獎項,由於2004、2005年得主,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著有《鋼琴教師》)與英國劇作家品特(Harold Pinter),兩人之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因此該獎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風向球,具有莫言、閻連科作品全版權的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董事長陳黎明認為,閻連科離諾貝爾文學獎只有一步之遙。
閻連科小說英文版書影,左為《受活》,右為《丁莊夢》。(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