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指出,改革行動主要是遭到黎巴嫩兩大政黨「希望運動」(Amal Movement)與真主黨(Hezbollah)阻撓,他們代表了國內約6成的什葉派社群。黎巴嫩政治制度的失敗,主要肇因於政權分配的「宗派任命」制度,分屬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德魯茲教派(Druze)等宗教團體掌握特定公職與國會席次,導致裙帶政治與貪腐風氣極為盛行。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2019年調查,黎巴嫩的貪腐印象指數在全球180國排名第173位。
世銀的報告也直言,黎巴嫩的經濟危機還是人為因素居多,源頭就是把持該國政治與金融政策的菁英階層不肯改革。該報告寫道:「當權者刻意為之、毫無效率的政策行動,讓該國經濟遭受長期的險峻衰退。」
聯合國與馬克宏2日也再次疾呼,希望黎巴嫩盡快重新組閣,而且新政府必須有志於執行全面的財政改革,一如九月黎國政府所答應的條件。
「直到現在,這些承諾都還沒有兌現,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一切不只是空言,」馬克宏說:「改革計劃是無可避免的,對黎巴嫩來說也至為重要。這也是黎巴嫩人民的要求。」
馬克宏表示,他將在本月再度訪問貝魯特,以便共同找出解決之道。這將是他在大爆炸之後、四個月來第三度訪問貝魯特。馬克宏也說,法國將會一直站在黎巴嫩人民身邊。法國曾在1923至1941年間統治黎巴嫩,黎國1943年獨立之後,仍然與法國保持密切經貿往來等關係。
過去20年來,法國多次提供黎巴嫩經濟援助,舉辦過至少4場國際會議,替黎巴嫩籌得240億美元(約新台幣6830億元)的巨額優惠貸款與資金。上一場是2018年的雪松會議(CEDRE),在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各國願意拿出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30億元)的援助金,但還是沒有激勵黎國改變。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2日也罕見呼籲對黎國的腐敗政治人物施以制裁。該組織比紹:「法國應與其他國家合作,公開那些導致人權迫害的腐敗證據,制裁應為腐敗負責的領導人,並啟動復振興計劃。」
人權觀察補充:「如果黎國一半的資本蒸發,領導人物卻能逃過責任,他們就不會因為阻撓改革而感到懊悔,並在國家傾頹之際,仍會繼續竊走屬於人民的大量財富。」
國際援助以人道優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日透過視訊表示,世界銀行、歐盟與聯合國共同提出了《改革、振興與重建框架》(the Reform, Revitalise and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3RF),能幫助黎巴嫩人民慢慢從百廢待舉的危機站起來,此框架將根據黎國人民的長期需求來評估援助工作,並將重點放在最脆弱的群體處境。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相較於CEDRE會議還試圖挽救黎巴嫩經濟發展,2日的會議目標只能擺在「減緩衝擊」。馬克宏指出,國際社會至今已經提供黎國的援助有:12500噸麵粉、73000人份的救濟金、17000份糧食券、25000人份的臨時庇護所、8000戶住宅修補,以及足供90所學校宇30座醫院使用的補給與設備。
80多歲的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在會議上表示,非常歡迎任何援助,「無論是以何種方式、機制、工具或管道」送到人民手上,只要是由聯合國與援助國監督就好。奧恩也說,黎國正在與世銀合作,嘗試建立緊急的社會安全網,保護在經濟與疫情危機中最需幫助的人。黎巴嫩採議會民主制,總統僅為國家元首,實權主要掌握在總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