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到日本的影響甚深,但過往由於法令審查機制以及外國漫畫開放的影響,本土漫畫與動畫發展空間也受到擠壓,直至1980年代才又逐步復甦。從早期的牛哥、葉宏甲、鄭問、敖幼祥、朱德庸、蔡志忠及蕭言中,至近期的彭傑、水晶孔、雞蛋、陳繭及翁志傑等新秀,都有亮麗的軌跡。至於在長篇漫畫也有許多作者不斷努力,例如林政德、游素蘭、高永及阿推等,都是許多代台灣人共同的回憶及話題,但是,這些創作侷限於資本運作與個人特質,多半以個人創作為主,鮮少一開始就以團體模式運作,也造成了欠缺長篇的文本能量轉譯成文創商品,但普遍台灣創作者均以「台灣市場太小」一筆帶過,蒼白的替沒有持續長篇連載做解釋,真的是這樣嗎?
ACG產業為何會是日本與歐美市場日益重視的產業?不光是日本的動漫系統,美國的商業漫畫如漫威與DC也是逐步靠團體作戰的積累模式,擴大商業發展機會與獲利成果,這原因除了漫畫與動畫除了影像的鮮明有趣外,更因沒有極限的視覺幻想能力,搭配創意的文本,更容易轉型出文化產業的人才培育基礎。透過好的文本奠定框架(人物、情境、脈絡等設定),讓閱聽者的記憶點逐漸生成,情感黏著度陸續加增,IP也自然浮現;其後藉由「一源多用」的方式,加上適宜的行銷,便有多元的發展可能。
而另一方面,台灣過往的動畫業者收入來源偏向代工,原創作品不易產出,縱使產出,也面臨推廣作品多半靠創造者單薄的推廣,進而轉變成「市場太小」的錯覺。漫畫市場全球起步的時代,配合網路世代的興起,要如何適當地透過專業行銷人才轉型,並且深化文本能力,以團體力量打破市場迷思,才能有機會磨出另一把「鬼滅之刃」。另外,除了政府所提供的獎補助與投資導引外,如何運用各種緩衝制度,拉近投資者資本回收時間與原創作品磨刀產出時間創造效益的距離,也是重點所在。座落在華陰街的台灣漫畫基地,是文化部為孵育台灣原創漫畫的重要基地,也是貼近台灣原創漫畫資訊與作品的平台。未來,企盼透過創作讓本土文化DNA逐漸顯露特色,藉由科技與資金的媒合打造台灣原創圖像的經濟力。
*作者為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行政法人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監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諮詢委員,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理會委員,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諮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