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日本兒少自殺率暴增 4月至今多達300人輕生

2020-12-24 20:10

? 人氣

日本疫情進入第三波,除成年人工作及心理出現狀況外,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率也攀升。(美聯社)

日本疫情進入第三波,除成年人工作及心理出現狀況外,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率也攀升。(美聯社)

日本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率再度升高,據厚勞省統計指出,全國小中學、高中11月總計49人輕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2倍,且自殺人數已連續6個月較去年同期增加,自今年4月以來,日本兒童及青少年已有多達300多人自殺。由於自殺率上升剛好處於疫情期間,加上有部分孩子因學校防疫措施,無法透過活動認識朋友而煩惱不已,故疫情是否有影響到孩子的自殺率,值得探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4月以來多達300人自殺

NHK稱,日本自疫情爆發以來,國內雖還未出現10歲以下的病死案例,但自今年4月以來,日本兒童及青少年已有多達300多人自殺,推測疫情多少有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況。該社實地訪問超過10間與兒童及青少年有接觸的諮詢機構或醫療機構,結果發現有許多前往諮詢或求援的青少年,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都受到「孤立」,認為自己沒有容身之處、沒有存在價值。

學校停辦活動、呼籲用餐避免交談 交際及防疫難兩全

東京自殺防止中心的村明子表示,受疫情影響,日本各地學校在休了一段長假後,才開始新的學期,但許多孩子在開學一段時間後仍無法順利交到朋友。原因包括受防疫政策影響,學校停辦許多校內活動,老師也會呼籲學生在吃飯時盡量不要交談,避免飛沫傳染,導致原本就不擅長交際的孩子更不適應學校生活,漸漸被其他同學孤立。

村明子認為,對還在發展階段孩子來說,長期在學校沒有人可以聊天,是十分痛苦的事,有些孩子甚至會因此產生「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的想法。另一方面,儘管從厚勞省的統計來看,兒童及青少年的家庭虐待事件並未出現急遽成長,但不少諮詢機構表示他們曾接到孩子打電話訴苦,表示父母受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時不時會對他們口出惡言。

父母在家工作 家人衝突情形增多

自殺對策支援中心「LIFELINK」代表清水康之表示,在他們接洽的案例中,確實有家長因疫情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壓力過大而開始針對孩子的例子。清水認為,在壓力達到臨界點時,即使是原本相安無事的家庭,也很有可能突然發生虐待事件,原本就有虐待情形的家庭則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加上年幼的孩子在虐待發生時多半無處可逃,故容易對他們的身心靈造成巨大傷害。

值得注意的是,清水還認為,在疫情遲遲未平息的情況下,即使家中沒有虐待事件,孩子也很容易出現「被孤立感」及「否定自我存在價值」的情形。有些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因疫情工作十分辛苦,但自己除了向爸媽要學費外,什麼都做不了,進而產生「乾脆消失好了」的念頭。

東京「Mental Health Square」(メンタルヘルス・スクエア)輔導中心長新行內勝善指出,在父母處於困境時,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常會因父母的辛勞而多想、壓力過大,有些非常替父母著想的孩子甚至會過度小心翼翼,想辦法不要給父母添麻煩。

面對兒童求助 記住以「聆聽」取代「意見」

長年與兒童及青少年接觸的專家表示,在遇到兒童向自己求助時,可以記住「TALK」的四大原則:(1)「Tell」,告訴對方自己很擔心他;(2)「Ask」,切入正題,以真誠的心詢問什麼樣的情況,會讓孩子想要結束生命;(3)「Listen」:傾聽孩子絕望的心情及感受;(4)「Keep safe」:確保孩子的安全,求助醫院、地區諮詢機構等第三方人士。

除四大原則外,專家還特別提醒,在孩子否定自我存在價值、產生自殺念頭時,千萬別以否定的態度要求他們「不要死」、「不要說這種負面的話」,單純地傾聽就是最好的幫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孩子的自信,肯定他們的存在也十分重要。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田中恭子醫師表示,家長可嘗試和孩子討論家中分工,一起思考孩子能做什麼,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去做什麼,並在孩子完成後給予肯定及感謝。

電話諮詢慈善活動組織「Childline」代表竹村浩表示,大人必須要意識到在家庭團體中,孩子也是「當事人」之一,家長不應強硬要求孩子必須做什麼,而是要打造讓孩子能自主思考的生活環境。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