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美國國會亂象反思太陽花學運

2021-01-09 05:40

? 人氣

2021年1月6日,川普在華府舉辦「搶救美國大會」(AP)

2021年1月6日,川普在華府舉辦「搶救美國大會」(AP)

美國國會在6日對於總統大選結果進行認證時,遭川普總統的支持者闖入,試圖阻擋認證程序。警方於當天傍晚順利驅離入侵示威者,根據華府警方,示威行動共有5人死亡,50多人遭逮捕。美國國會在停擺數小時的混亂中,最後於7日凌晨正式認證總統當選人拜登勝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1年1月6、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主持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第46位總統(AP)
2021年1月6、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主持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第46位總統(AP)

美國多數輿論譴責此次暴力事件,美國群眾攻佔國會的情景,與我國在2014年所發生的太陽花學運何等相似,值得我們從民主法治的角度切入,重新檢視對於太陽花學運的歷史評價。

與1990年代訴求民主化的野百合學運有所不同,太陽花學運的抗議群眾是為了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通過,從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間非法佔據立法院,3月24日試圖進攻行政院遭警方強制驅離。

中華民國與美國同為民主法治國家。成熟的憲政民主應當講求和平理性、相互尊重的公民參與及公共審議,崇尚法治,充分尊重透過定期選舉的民主過程所產生的政府。即便審議程序有所瑕疵,應交由國會自律規範,非部分衝進國會而宣稱「代表全民」和「守護民主」之抗議群眾所能認定。

有別於1960年代美國黑人的民權運動,太陽花學運並非所謂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運動,因為太陽花學運使用暴力違法攻佔憲政機關,試圖癱瘓政府運作,而多數參與者在事後卻不願意承擔相應之法律責任與後果。

20140324-SMG0019-151-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余志偉攝)
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行政院,24日凌晨6點左右開始,警方以優勢警力搭配噴水車,花費約一小時淨空中山南路與忠孝東路學生。(資料照,余志偉攝)

為什麼當暴力的群眾抗議事件發生在美國華府,會被多數人譴責是政治暴動,而在台北或香港發生時,卻被評價為彰顯民主的正當表現?身為知識份子,我們應當如何梳理出一致的標準?

民主自由的體制和規範難以建立、得來不易,卻如此脆弱,容易遭受破壞與扭曲。民主的弊病只有靠更周延的民主來矯治。除了感到痛心,我們更應重拾堅定追求更優質民主的精神,透過和平理性、相互尊重的公民參與及公共審議,促進國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發展機會、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

讓我們期許從自己做起,共同攜手,讓台灣的民主更優質、更強韌、更有活力。

*作者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