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一戰百年專題》系列報導先睹為快,完整內容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一戰以前,西方女性外出工作比例不高,主要是幫傭(護士)、紡織工、保姆、商家兼職店員、或在自家農場幫忙,工作選擇不多,時間不固定,也被排除在專業領域外,微薄收入不可能經濟獨立。男性為主的職業工會,擔心女人搶工作,態度更是排擠。大戰爆發後,情況徹底改觀,男人一去打仗,職缺需要人填補,女性責任加重,工作機會卻變得豐富起來。
4年戰爭期間,英國有200萬婦女投入職場,職業婦女比例由13%,迅猛膨脹到37%。俄國一戰期間,職業婦女比例由26%增加到43%。奧地利有百萬婦女投入職場,而就業風氣開放的法國,女性外出工作比例也增加2成。僅有德國因為工會抵制,強力阻止政府雇用女性,就算人力吃緊,也僅放寬男性就業年齡限制,至於戰事需要的人手,德軍直接徵用(奴役)占領地點的百姓。
雇主賺到便宜勞工
戰爭初期,婦女多在家縫製軍服,隨著戰事不斷延長,有更多男人活需要分擔。鄉村婦女可能選擇下田耕種,城市婦女選擇較多元,中高階層婦女或加入警察等執法工作,承擔市區巡邏任務,同時監管獨身婦女的行為,或是到工廠當領班,管理低下階層的生產線女工,亦或是擔任義務護士。後來職場女性的階級隔閡逐漸鬆動,女性也更多投入重工業、炸藥、採礦等非常危險的工作環境。
那段時間,從事幫傭等傳統職業的女性人數下滑,一方面飯鍋、吸塵器、電熨斗等家電陸續問世,取代部分女傭需求;另一方面,軍需、運輸等公家機構出缺,提供更多就業選擇。像是1916年首批進入倫敦公共巴士公司(London General Omnibus Company)工作的女性,就多為女傭轉任。
為了讓婦女安心就業,各地廣設託兒中心(可惜戰後就關閉),分攤幼兒照顧的責任,女性就業與「報效國家」畫上等號,社會氛圍十分鼓勵。女性也開始加入工會組織,集結爭取改善勞動條件,光是英國女性加入工會的人數,1918年就突破百萬大關。
工作機會增加也提升婦女職場待遇,不過跟男性薪資相比,女性勞工薪資仍然少得可憐。以英國來說,戰爭時期政府雖頒布戰爭時期法規,保障兩性同工同酬,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業主多選擇將原先單份男人的工作,分拆成不同部分,然後以較低薪資,雇用更多女性。
大後方到前線
除了支撐家計,戰時婦女也拼命寫信,鼓勵前線丈夫、男友、兄弟、孩子勇敢殺敵,信箋會附上田園押花、照片、刺繡手帕,為一個個思鄉男兒加油打氣。這個時期的宣傳海報,也以女性為主角,提醒士兵要保衛無助婦女與家人。美國曾推出「被蹂躪的比利時(The Rape of Belgium)」文宣,試圖打動民意支持美軍參戰。愛爾蘭也推出海報,由女性反問男人:「非要我來救(比利時)嗎?」(Will You Go or Must I?),激發男性從軍衝動。
一戰後期,前線大量傷亡需要補充更多士兵,男性後勤官兵陸續遞補後,出缺人力必須由女性取代。當時英國有8萬婦女,美國有3萬婦女,參與護理等非戰鬥服務,法國婦女軍中參與程度更加廣泛,原先限於後方補給工作,1917年後也必須前往戰地服務。
1917年英國政府宣布招募女性擔任志願性工作,成立「婦女陸軍輔助軍團」(Women's Army Auxiliary Corps),擔任文書、電話接線生、印刷、汽車維修、服務員、廚師、卡車與救護車司機、防毒面具使用宣導員,戰爭結束前,至少有9000婦女遠赴法國等前線參戰。
1917年5月,俄國還出現一批驍勇善戰的婦女敢死隊(The Legion of Death),這個部隊由女戰士波切卡列娃(Maria "Yashka" Bochkareva)所成立,她的丈夫1915年戰死沙場後,她便請纓赴戰場殺敵,敢死隊成立後,有2000名18歲到30歲婦女加入。每個成員都發誓「絕不投降」還隨身攜帶毒藥,經過嚴苛訓練後,這批女性多次重挫德軍,戰場表現十分英勇,直到「十月革命」被新政權解散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