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中國政府陸續對液晶面板業、酒業、奶粉業等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除了少數國內企業,大部分針對跨國企業。最近更將觸角伸至晶片業、IT產業與汽車業,不少國際大廠,例如蘋果、微軟、奧迪、高通遭到抵制或調查。中國政府對其開罰毫不手軟,金額甚至高達上百億台幣。
對此,國外媒體一般認為,這是由於最近中美關係緊張,再加上中國欲藉此保護國內企業,如《日經中文網》就針對奧迪遭到調查一事指出:「歐美各車企在華銷售普遍強勁,因此上述舉措可能意在牽制外資企業,達到保護國內企業等目的。」
晶片、IT、汽車 無一倖免
但也有專家認為,跨國企業在面對中國市場時,的確會調高售價,影響中國消費者的權益。根據《BBC中文網》,中國當局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BMW、奔馳(賓士)等汽車品牌的部分車款,在中國的售價是國外售價的三倍之多,且罰款金額並非無所憑據,而是按照該企業年度營業額的1~10%開罰。
中國的廣大市場對於跨國企業而言日益重要,故當局的相關政策可能影響跨國企業的收益。今年5月,中國禁止政府機關採購微軟的Win 8系統,根據估計,微軟因此損失上百億元人民幣。7月時,中國政府調查賓士汽車,不久賓士便宣布調降全車系20%的保養價格,8月又再調降1萬種維修配備價格約15%。
反壟斷規模之大 史無前例
《新華社》在6日發表評論「與國際接軌 中國反壟斷能走更遠」,針對中國政府近來的大動作調查跨國企業發表看法。認為中國在反壟斷問題上,旨在為國內消費者建立更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並且強調,被中國政府列為調查對象的跨國企業,在其他國家也曾被調查。例如,微軟曾在美國與歐洲接受反壟斷調查,也為此支付鉅額賠償。
中國近期的反壟斷調查,規模史無前例,鋪天蓋地而來,對任何一家涉嫌壟斷的跨國企業都不手軟,不僅是美國,德國、日本等多家企業也遭受波及,引起外界質疑。《新華社》此篇評論重申中國反壟斷的堅定立場,並且一定程度地回應外界質疑。
北京企業研究所所長賀陽則對《BBC中文網》表示,這種現象不足為奇:「反壟斷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只是以前產業、市場經濟發展程度低,對於壟斷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