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一日的聯合報刊登了我對總統府建築風格的見解,可惜只刊了第一段(砍了主文三千字),反而造成讀者更多疑問。基於考據建築樣式的舉證責任,也為了避免犯概括籠統毛病,我應該交待清楚建築風格的來龍去脈。去年,我與一些同行合編了一套五卷本的《中國近代建築史》,其中我執筆的第二卷「巴洛克建築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一節就曾提到這棟台灣重要建築。具體來說,我認為總統府的風格源於西方巴洛克傳統,但直接影響為日本的辰野金吾風格,而後者是巴洛克風格的變體和集大成者英國愛德華巴洛克風格的日本版。
近代中國有許多外來建築風格。在現代建築風格,特別是裝飾藝術和國際式風格盛行之前,西方古典系建築——先後包括巴羅克、喬治亞風格、古典復興風格和布雜風格等——在一般公共建築中影響最大。其中巴洛克風格流傳最久也最廣。
作為西方古典系統的一部分,巴洛克建築誇張性地運用希臘和羅馬的建築語彙,是對文藝復興時期所總結整理的古典建築傳統的創造性運用,強調動感、體積感和光影效果。它興起於16世紀的義大利,之後影響歐洲各國和美國,發展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新形式,又隨著天主教教會的宗教傳播和帝國主義的殖民擴張而遍及世界。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巴洛克也曾是一種重要外來風格,從17世紀上半葉直至20世紀早期,影響長達300年,甚至在1950年代的若干重要建築中仍可見其遺蹤。而由於來源不同,這一風格在中國主要有義大利巴洛克式、英國愛德華巴洛克式(Edwardian Baroque)、俄羅斯拿理什金巴洛克式(Naryshkin Baroque)和彼得巴洛克式(Petrine Baroque)、日本辰野式等變體。
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傳入中國最早,它在17世紀早期由來華傳播天主教的耶穌會會士帶來中國。由義大利耶穌會教士卡洛 · 斯皮諾拉(Carlo Spinola)神父設計、1635年建成的澳門聖保祿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Paul,俗稱「大三巴教堂」)就是中國早期最著名的巴羅克風格建築(圖2) 。該建築立面上部為帶有三角形山花(pediment)的神廟形式,下層採用凱旋門構圖,設計為以古典柱式和柱上楣構(entablature)為框架的牆身,而在上下部之間順應屋頂的坡面設計了帶有渦卷裝飾(volute)的側翼山帶。這一構圖表明教堂的設計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家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設計的佛羅倫薩新聖瑪利亞教堂西立面( 1458-1470年)的影響(圖3),但與阿爾伯蒂的範例不同,聖保祿大教堂採用獨立柱而不是壁柱(pilaster)或嵌柱(engaged column),外觀極富光影效果和雕刻感,顯系受到義大利巴羅克建築,甚至矯飾主義(Mannerist)建築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