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查證訊息來源:「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1月29日的1則報導標題。同一天上午11時04分,台灣的《中時新聞網》就報導了這則消息,標題是「『台積電強大讓美國不安』 日媒:美推動半導體分工自食惡果」。
隔了2天,1月31日,下午14時17分,一般跟《中國時報》立場相反的《自由時報》,也發了這則消息,標題類似:「台積電太過強大! 日經:美國感到不安」,但沒有強調美國「自食惡果」。
中央社1月31日晚間22時56分才發了標題為「日經:台積電太強大實力出乎意料 引起美國焦慮」的報導。
其實這則報導來自日本經濟新聞,早在1月27日,晚間18時05分就上刊了,1月28日,上午5時10分還更新過,日文原文標題「台灣TSMC,生產技術で 独走 各國政府が府政增產要請」譯為中文是「台積電生產技術獨步 各國政府請求增產」。為何譯為中文後標題變了呢?
首先,編輯並沒有杜撰,中文是日文的全文照譯,倒數第3段確實是這麼寫的:
「美國您憑藉自已設計的水平分工,推進沒有工廠的經營,誕生了高通及英偉達等實力企業。但向專利及數據等無形資產傾斜,將生產甩給亞洲的結果是分工深化,台積電擁有了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
日經中文版的編輯看了全文後,認為日文原文中的重點是「美國不安」,把它做成標題,這是編輯的工作,為讀者摘要,善盡「守門人」的責任,值得讚許。比現在很多為了吸引流量的那種,寫成「令『他』感到不安」要有意義得多。
好,那麼現在問題是:原文作者的洞察有道理嗎?即,美國真的感到不安或焦慮了嗎?
從美國政府強力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行為看起來,美國確實對於本國半導體製造商—現在最強的就是英特爾(Intel)—技術落後,無法製造出最先進的晶片,至少有所警愓!江湖上傳言,美國第5代匿蹤戰機F-35所需的晶片,也得由台積電來製造才能維持強大的戰機性能。先進戰機=軍力=國力!
如此看來,缺乏天然資源與龐大市場的台灣,除了戰略位置之外,還擁有1項人造的重要資源—很會製造晶片的台積電,因而獲得國際強權大國的青睞。是因為如此才被稱為「護國神山」嗎?
政治無所不在
不過,這種把科技產業視為國家戰略資源的說法,筆者曾為文闡述,被半導體業者的臉友駁斥,他們站在產業從業人員的立場,並不希望國家太多干涉,認為企業擁有更多自由發展空間才合理。
如果「科技歸科技,政治歸政治」的理想能夠實現,那當然十分美好,但是若不希望台灣政府干涉台積電,要設想,當其它國家政府來要求台積電優先生產他們急需的晶片時,台灣的政府要如何回應?可以跟老外這麼說嗎:「我們崇尚自由貿易,你們自己去找台積電談吧」?
政治無所不在,以前中華民國為了加入國際體育組織,常用的一句口號:「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後來證明是做不到的,因為你不玩政治,別人會玩,你不接招就自外於棋局了。奮勇參與,還有機會不做棋子。
即使台灣自己不「干涉」台積電,美國已來「長臂管轄」了,課徵台積電稅收的台灣政府可以因為美國是我們的「保護國」,就任由「美國隊長」來指揮台灣隊的隊員嗎?
有趣的是,對於這則日本新聞社發的報導,親中的《中國時報》,與反中的《自由時報》,看法相同,難得唱衰美國派與唱旺台灣派有了一段合聲?
最後,「正主」台積電還沒發聲呢,看看他們接下來在外國官員與台灣政府的夾縫中,如何回應?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原刊《觀策站》,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