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所屬機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公布2020年民主指數,台灣在167個受評比國家地區排名第11,不但進步甚多,而且高居東亞之首;2020這個疫情之年,多數國家的民主分數也都是退步的,平均分數跌到2006年時的最低點;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則因選舉爭議成為「有瑕疵的民主」(flawed democracy),排名落後台灣。
台灣從31名一躍成為第11,這代表:很多老牌民主國家去年的表現比台灣差,例如法國也成為「有瑕疵的民主」國家,但這某種程度和疫情有關,不能代表法國真的民主倒退,因為EIU的5項評鑑標準分別是:選舉過程及多元、政府運作、政治參與、政治文化及公民自由5項;法國等歐洲國家因為疫情嚴重而數度採取封鎖及宵禁措施,因此在公民自由項目遭到扣分,可說是非戰之罪;而台灣受惠於疫情不嚴重,政府靠著疫調及民眾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就能掌控疫情,在未進行封鎖狀況下,公民自由看起來並未受到太大的限制。
台灣拿下「完全民主」的桂冠值得高興,是否實至名歸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個最佳對照組是美國,說來諷刺,現在美國民主分數不如台灣,但過去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美國扮演重要角色,某種程度是臨門一腳;也因此,台灣對於民主與否的標準,幾乎是以美國政治為參考點,曾幾何時,老大哥的民主表現荒腔走板,台灣頓失依憑,反應相當錯亂,有人到現在還相信川普的「選舉被偷走的」假新聞;某種程度上,美國的民主狀態也考驗台灣的民主素養,例如,川普反同婚反廢死反移民,但台灣不少自許進步的人士仍然義無反顧力挺川普,如果是聯合制中的考量尚情有可原,但仍必須考量川普的爭議作風若逐漸失去盟邦信任,長期是否影響到國際對台灣的支持力道;然而最可怕的是,為了反中、其他人權價值都退位,最後和他們心目中的敵人愈長愈像,那真的違反民主的核心價值了。
台灣民主超越美國 領導人還是制度的功勞?
拿台灣和美國對比,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那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比較強韌?在大疫年代,台灣的民主表現比美國好,這是領導人的功勞還是制度見功?
蔡英文行事作風當然不像川普有爭議性,但並不代表民進黨政府的政策無爭議,這某種程度是蔡英文厲害之處,在看似溫和理性中推行爭議政策,去年下半年就有進口萊豬、關中天、及要求進口大陸書籍要送審等重啟出版審查等重大爭議政策,對這些政策,民進黨和遭川普挾持的美國共和黨反應很像,完全不敢違反上意,進口萊豬重傷民進黨在都會區的支持度,但綠營人士不但不敢從國會監督的角度向總統據理力爭,反而要求黨要重懲還有一絲良心而決定棄權的立委,「作壞事要大家一起承擔」,這樣的行徑已和黑幫無異。
台灣和美國最大的不同是,針對川普破壞民主制度的行徑,美國不論行政或司法部門,都有官員基於國家憲政的理念站出來,從聯邦調查局長、各地法官、白宮國安顧問、到國防部長等,都曾基於對國家的忠誠公開表達異議,更別說監督火力強大的媒體。正因為制衡制度發揮作用,美國民主才能倖存。
相反的,面對萊豬政策,主責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衛福部長陳時中都未堅持過去「萊劑傷害健康」的看法,反而動用公權力對異議者查水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在主張重啟審查大陸進口書籍之際,大概也忘了當年他在媒體界時對出版惡法的批評;官員信念可以因時因地而異,他們又怎麼可能維繫制度的尊嚴。
有些對蔡英文仍有待期的中間人士很慶幸,還好台灣並未選出川普這樣的民粹領導人,然而,以台灣制衡制度失效的狀況而言,有沒有川普,其實已沒有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