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於19大對於涉臺政治報告內容,就如同外界所預期「硬的更硬」,將「六個任何」放入,強化反獨力道;而「軟的更軟」部分,不外乎透過「兩岸一家親」擴大針對臺灣民眾「惠臺政策」,降低「來自對岸敵意」,改善對中共政權形象,影響臺灣民眾統獨立場,達到兩岸人民「心靈契合」,完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業。
惟從過去經驗來看,江澤民時期可以1999 年「兩國論事件」作為分界,前期對台政策主要以「文攻武嚇」為主,特別是1995年及1996年兩次台海危機;後期則強化兩岸經貿交流,推動直接三通,企圖「以商圍政、以民逼官」;此時期兩岸關係或有「防獨」作用,卻無「促統」效果,而武力施壓的結果,背離中共魅力攻勢,造成兩岸進一步政治疏離。
胡錦濤主政時期,發展出「透過經貿互動,爭取台灣民心」對臺新政,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並針對臺灣農民、青年、臺商企業,突出利益收攬民心;發布「四個有利」,只要是對台灣同胞有利、對促進兩岸交流有利、對維護台海地區和平有利、對兩岸關係發展與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大陸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此時期各種惠臺、利臺政策,確實改善許多臺灣人對中共政權的形象,但仍跨不過台灣民眾對統獨的立場,或轉化對所支持政黨的偏好,進而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發展。
習近平既然再度對臺訴諸「魅力攻勢」政策,就應記取教訓,「臺灣人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六個任何」的警示、或武力的部署、或航母軍機的繞臺,都只是對臺敵意的具體象徵。習近平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使命,就必須要有更前膽的思維與政策;倘不能以創意、彈性看待「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就不易恢復兩岸制度協商及官方接觸,更難發展對臺魅力攻勢,激盪兩岸良性循環,持續型塑台灣民心。習近平在19大政治報告中,大聲疾呼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及反對「以強凌弱」;但現實上,中共正以兩岸權力不對稱優勢,否定臺灣「政治實體」地位,打壓臺灣國際生存空間,強迫臺灣投降扈從。如此不對等、有辱尊嚴的「和平統一」魅力攻勢,恐難在臺發揮吸引力、感召力與影響力。
*作者為前駐外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