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長久以來夾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處境艱難,印控喀什米爾更因為大多數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與以印度教為大宗的印度格格不入,紛爭不斷。不過當地最大的天主教堂29日舉辦啟用新鐘儀式,這是該教堂時隔50年來首度敲響鐘聲,不僅邀請基督教徒,更找來當地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共襄盛舉,希望能夠藉此象徵當地各個宗教的團結與和平共處。
基督教教堂啟用新鐘 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共襄盛舉
位在印控喀什米亞首都斯利那加(Srinigar)的斯利那加天主教堂(Srinigar's Holy Family Catholic church),建於1896年英國殖民印度時期,是當地最大的教堂。50年前,一場人為縱火燒毀這座教堂,該教堂委員會發言人拉斯(Sydney Rath)表示,教堂很快就重建完畢,但喀什米爾地區始終衝突不斷,「當地人民沒有錢與資源,來訂製一座新的鐘」,因此始終沒有把已經壞掉的鐘取下來,而新鐘是由當地1個基督徒家庭捐贈,是該地區最大的鐘,重達105公斤。
新鐘啟用儀式當天,約有200人到場參與盛會,包含當地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主持換鐘儀式的神父馬修(Roy Matthews)表示,這場典禮正象徵著喀什米爾地區的多元文化,「現今許多人打著宗教的旗幟,製造暴力與分歧,但信仰並不會改變『我們都是人類』的事實。這是每一個宗教都應該要彰顯的價值。
印控喀什米爾 與印度紛爭不斷
喀什米爾地區位在南亞最北端,自古以來便是多元文化與思想的匯集地帶,因此區內的民族和宗教成分複雜。根據英屬印度1941年的統計,喀什米爾境內最大宗教為伊斯蘭教,穆斯林人口占總人口77%;其次是印度教徒,占總人口20%;佛教徒和錫克教徒僅占3%。自1947年印巴分治後,喀什米爾區內衝突居高不下,最後被瓜分為三大塊,印控喀什米爾地區則為現在的查謨─喀什米爾邦(Jammu and Kashmir)。
由於區內高達70%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與以印度教為大宗的印度格格不入,儘管印度憲法給予此邦高度的自治權,資源分配不均、文化不同,加上喀什米爾人在印度社會中也因身為少數族群而受到歧視,邦內「回歸巴基斯坦」的呼聲居高不下。印度政府均與與當地武裝反抗軍打街頭戰多年,導致估計約10萬名喀什米爾印度教徒,從1989年起開始大規模逃離當地。
代表穆斯林社群出席典禮的馬里克(Manzoor Ahmad Malik)表示,當地人口組成多元,而不同宗教族群之間,也已找到和平共處的方式,「我們希望原先住在喀什米爾的印度教徒可以回來這裡,過著和以前一樣的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