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家暴案件因為封城影響直線上升,原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暴力煉獄。不過世界衛生組織9日發布報告顯示,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全球15到49歲的女性有27%曾遭另一半暴力對待。世衛專家呼籲各國正視「性別不平等」所導致的家暴問題,祕書長譚德塞則表示:「家暴案不像病毒一樣有疫苗可以防治,我們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這份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發佈的報告,分析了2000至2018年間,161個國家的女性遭「非親密關係」(指陌生人、或者朋友但非伴侶)及「親密伴侶」暴力對待的數據。數據顯示,全球15至49歲女性中,近27%有曾遭肢體暴力或性暴力等悲慘經驗;其中吉里巴斯(Kiribati)、斐濟(Fiji)、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孟加拉(Bangladesh)、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5國的狀況最糟,超過半數女性曾經遭到至少一次家暴。
除了上述五國,中低收入的國家狀況普遍也不理想。像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如剛果共和國(47%)、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46%)、烏干達(45%)、利比亞(43%),以及南亞各國。不過東都、南歐、中亞、東亞的女性受暴比率相對較低。
報告顯示,女性通常從年輕時就開始面對家暴威脅,25%15至19歲女性至少經歷過1次家暴,其中30至39歲女性遭家暴比率最高。若納入「非親密型暴力」數據,世衛組織分析,預估約有30%15歲以上女性,約7億3600萬至8億5200萬人,一生中必定遭遇某種形式的暴力。
新冠疫情引「家暴危機」
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對女性的暴力在各國、各文化中廣泛流行,迫害到數百萬女性及她們的家庭;這種狀況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更加惡化。」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家暴案數量激增;聯合國去年曾預測,因各國針對防疫祭出限制措施,至少導致1500萬起額外的家暴案件發生。
譚德塞表示:「和新冠病毒不同,對女性的暴力無法用疫苗遏止,我們只能從根本持續努力解決,透過政府、社群及個人力量以改變對『暴力』的態度,加強受暴女性獲得服務、機會的管道,以促進健康並且相互尊重的關係。」
「性別不平等」導致家暴案頻傳
國際兒童慈善計劃英國分部性別政策顧問達維斯(Anthony Davis)表示,家暴案為社會「性別不平等」的後果,是不可忽視的議題。主持世衛女性暴力防治工作的賈西亞莫雷諾(Claudia García-Moreno)表示:「我們應降低對此議題的污名化、訓練專業醫療人員以耐心訪問受害者,並努力消除社會中的性別不平等。」賈西亞莫雷諾認為,學校應加強性平及兩性互相尊重的課程,各國政府也應該把世衛報告當成一個警訊,開始重視家暴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