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正改弦更張川普時期的對中政策,改為著重團結盟邦對抗北京在全球咄咄逼人的外交並確保中國無法在關鍵科技贏得長久優勢。
《紐約時報》指出,乍看拜登似乎採認大部分川普政府的看法,即美中正危險地轉為全面對抗,但總結川普政府祭出高額關稅、禁用華為與TikTok和直呼「中國病毒」等惡言的組合拳行不通後,拜登新策略改著眼於更積極與北京就關鍵科技、長遠軍經力量的競逐。
NEW: Jake Sullivan and Antony Blinken will road-test the new approach in what promises to be a tense first encounter on Thursday with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in Anchorage.
— Michael Crowley (@michaelcrowley) March 18, 2021
with @SangerNYT https://t.co/BosqN6pldz
一如現任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於去年美國大選期間所言,拜登「應少放精力在拉住中國腳步,反倒該著重於讓自己跑得更快,透過政府加強投資像半導體、人工智慧與能源等科研領域」。
蘇利文與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8日在阿拉斯加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外長王毅會面,兩人將藉這場拜登上任以來美中高層首度會晤的機會實測新方針。在與中方會晤前,他們先與日、韓、印度、澳洲等盟邦整合出共同戰略,並堅持要在美國土地上與中方會面。
時間拉回拜登仍是副總統、習近平則固權準備接班之際,兩人在美中兩地數次會面,並對外保證兩國不必然要走向衝突。當時美國政府內部的情報評估是習近平會謹慎行事、聚焦國內經濟發展與避免和美國衝突。
如今為拜登策畫新方針的幕僚坦言早先的評估嚴重誤判習近平的意圖。現在他們把方針定為:在氣候變遷等共同關注領域合作,但在科技和太空、網路軍事競爭則更加把中國當對手的複合作法。
The U.S. and China face a new test in their troubled relations when top officials from the countries meet in Alaska. Difficult discussions are anticipated over trade, human rights, Hong Kong,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coronavirus and other issues. https://t.co/0L8RdXRUId
— AP Politics (@AP_Politics) March 18, 2021
幕僚透露,上月與習近平通話2小時裡,拜登提醒習近平別聽信中國國內那套美國是衰落強權的說法,以為1月6日國會大廈遭攻佔是凸顯美國內部嚴重政治分歧的表徵。但據報兩人通完話不久,習近平就在中國西北告訴地方官員,「當前世界最大的亂源就是美國」,把美國描述為中國國家發展與安全最嚴重威脅。
蘇利文與布林肯研判,習近平的說法揭示對新武器系統、先進人工智慧等關鍵科技仍被美國「卡脖子」的不安。結果就是兩國競相確保自身的供應鏈、減少依賴對方,更反映出冷戰後設想美中利益糾結難分的時代告終。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寫過習近平專書的易明(Elizabeth C. Economy)說:「(美中)發展軌跡無疑正劇烈轉向,基本上我覺得雙方極難克服缺乏互信這點。」
Biden says call with Xi was "robust," but China doesn't seem too concerned | Analysis by @jgriffiths https://t.co/2erEPKEkeE pic.twitter.com/CW9cRJIb1J
— CNN (@CNN) February 12, 2021
蘇利文在就任國安顧問前就已細微地察覺到,中國的盤算應非藉由在太平洋攫獲領土擴權,而是透過日益強調形塑世界經濟規則、技術標準與政治體制,拓展中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