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Vox的政治副主編亞倫・魯帕(Aaron Rupar)3月11日撰文稱,面對如此緊迫的公共衛生和經濟危機,拜登有充足的理由推遲記者會。他寫道:「考慮到這個國家在川普時代所經歷的一切,以及拜登接手的爛攤子,美國人民似乎並不介意他到現在為止一直在關注更緊迫的事情。」 他同時指出,相比於總統與媒體溝通的數量,其質量更為重要。
記者會在問責總統上的作用不容取代
事實上,拜登在上任後雖未召開記者會,但並不缺乏和記者的互動。他常常在公開活動後回答記者團的提問,召開了由CNN主辦的市民大會,並恢復了白宮每日新聞簡報。其白宮新聞簡報經常有內閣成員和其他高級政府官員出席,曾被媒體誇讚內容詳實。
不過,這並不能完全取代總統記者會的作用。
喬治華盛頓大學戰略計劃主任、政治溝通專家弗蘭克・塞斯諾對美國之音說:「總統記者會擁有很高的關注度,會涉及很廣泛的議題,它是問責新聞的第一層。在那裡,總統沒有提前準備好的講稿,而且經常會有連續的追問,有時候那些問題很難應付,記者們會以尖銳和堅持不懈的方式向總統施壓,這是總統講話或者一般的採訪中所沒有的。所以它是向總統問責的機會。」
美國歷史上的首場總統記者會是從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總統開始的。當時記者會採用錄播的方式,現場畫面需要先經過白宮的審批才能播放。直到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擔任總統時,總統記者會才改為現場直播。
絕大多數的總統都對記者會深感壓力。艾森豪威爾總統曾將其稱作「背上每週的十字架,讓你(記者)釘釘子」。
拜登政府的媒體策略
每任總統與媒體打交道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前總統川普就是一個跟媒體互動更頻繁的總統,雖然這樣的互動常常充滿火藥味,他也更樂於繞過主流媒體通過推特直接向民眾傳達信息。相比而言,歐巴馬總統對記者會的興趣則沒有那麼大,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只舉行了36次記者會。歐巴馬的團隊更熱衷於製作總統的「幕後花絮」,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一些媒體無法獲得的影片和照片。
至於拜登政府的媒體策略,政治溝通專家弗蘭克・塞斯諾認為,它首先是為川普時期白宮與媒體的緊張關係降溫,其次是盡可能地讓拜登處在「有腳本的環境中」,減少突如其來的問題出現的機會。
他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出於兩個原因。首要原因是信息紀律,這讓他可以說,好,我們今天就只專注在1.9兆法案的這一部分,我們今天就只談航空業援助的問題,我們要保持專注。另一個原因是拜登並不善長即興發言,他容易口誤。如果他磕磕絆絆或者忘詞,這又會引發對於他是否年齡太大無法勝任總統之職的討論。」
一些保守派人士批評說,媒體並沒有拿出當年質詢川普總統的火力來挑戰拜登政府。
曾擔任美聯社和CNN駐白宮記者十數年的塞斯諾認為,和川普時期相比,媒體在面對拜登政府時或許「語氣更溫和」,少了過去的「怒氣」,因為川普和媒體之間有「深層的敵意和猜疑」,而拜登給這種緊張關係降了溫,但這並不意味著媒體沒有或不會向拜登提出尖銳的問題。
他指出,如今拜登在很多問題上都應該被嚴厲質疑,比如經濟刺激法案是否過於龐大?是否會加劇負債和通脹?美墨邊境危機是怎麼回事?下一步的開支計劃如何支付和執行?他預計這些問題都會被提出,因為白宮記者的工作就是要挑戰在任者,「雖然語氣會有不同,但根本使命不會改變」。
「我們看看3月25日的記者會上會發生什麼,」塞斯諾對美國之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