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正在蔓延全世界,全球的零售商都在受益於這一原本屬於美國商業傳統的「剁手節」。
在美國,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就是感恩節。感恩節過後就是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也被看作是聖誕購物季的開始,也是美國全年下來最大的購物狂歡日。有一些商店為了提高銷售額甚至在午夜時分就打開了店門,所以在這一天,商店裡擠成一團的人群,哭鬧的孩子和等待付款的排隊長龍都是常見現象。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轉為網絡購物,由於優惠更多,所以網絡星期一似乎變得更值得期待。
根本不慶祝感恩節的德國人現在卻很擔心美國「剁手節」在德國發展成氣候。德國貿易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總共帶來的網絡銷售總額達到17億歐元,相當於平均每個德國人在黑色星期五這一天消費了170歐元,在網絡星期一這一天消費120歐元。該協會預測今年的銷售額會再進一步升高。
不過大西洋兩岸的實體店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們利用更高的折扣、更多的裝飾等方式,想方設法留住顧客甚至吸引回一些迷失在網絡世界的老顧客。
除了改善商店的形象,還有不少實體店通過自己的網頁、手機應用程序以及同亞馬遜等知名網絡銷售平台合作等方式,擴大自己在網絡上的知名度和影響。
調查機構 IHS Markit預測今年美國假日網絡銷售額會增長18.3%,線上線下銷售累計將增長4.2個百分點,達到6850億美元。
很多零售業專家認為,德國市場已經飽和。同花錢相比,德國人更熱衷於攢錢。為了誘惑更多的歐洲人打開自己的錢包,黑色星期五和情人節這樣的日子越來越多地被商家用來刺激消費。
不過一年當中有幾天讓消費者享受大幅折扣,這種做法會讓人上癮。商家一旦開始了這種促銷模式,就需要不斷持續下去。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德國電子產品大型商場Saturn已經以「本年度最大優惠」的口號為「黑色星期」做廣告。而亞馬遜則在「網絡星期一購物周」到來前每天早上6點就開始提供新的折扣優惠。
很多人說,黑色星期五是扭轉一年銷售虧損的機會。這一天過後每一天的銷售都是收益。但實際上,消費者獲得的折扣越多,他們對更多折扣的期待就越大。這種情況下,今後想以全價銷售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作者: Timothy R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