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匯報》批評德國企業主管面對中國的人權問題,由於受到經濟利益的牽制而不敢發聲,是為「中國陷阱」;而《商報》則評論認為,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從過去的「優越感」轉變為被宿命論支配的複雜「中國情結」。
德國企業尤其是汽車製造商對中國市場具有依賴性,導致企業主管在面對中國的人權問題時不敢發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指出,利益上的牽制使得德企主管陷入了「中國陷阱」。這篇文章開篇指出,如果按照道德準則來衡量企業主管的工作,那麼失望就是注定的。「這一點在以下這個問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西方企業究竟還能和威權統治的中國做哪些生意?」
眼前的局面是,「中共在面對西方企業的時候早已採取了一種極為自信的路線方針,而正是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具增長力的市場的地位給了它這種權力。作為價值數萬億市場的守門員,北京可以決定,誰能夠被允許參與這部名為『中國製造』的傳奇成功故事。」
作者Sven Astheimer指出,不久前H&M、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服裝和運動品牌就領教到了北京這一權力的「厲害」。在簡述了「新疆棉」爭議引發的一系列抵制風波之後,作者接著指出,其實哪個領域對中國的依賴性都比不上德國汽車工業。「今天,德國汽車製造商出產的汽車中平均三分之一都是銷往中國。福斯的這一比例更高,甚至達到40%左右——而且還處在繼續上升的趨勢。
「如果福斯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突然在人權的問題上對北京直言不諱,對方會不會做出讓步呢?甚至如果他決定把福斯設在新疆的那個從經濟角度來看毫無意義的工廠關閉的話,又會怎樣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讓企業去尋找其它市場來取代中國業務,這樣的提議不僅對於汽車製造商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包括巴斯夫(BASF)和西門子(Siemens)等其它工業行業的巨頭,在可見的未來也無法找到真正的替代方案。」
那麼,這些企業主管是否就應該心安理得地躲在這樣的借口後面,對人權問題充耳不聞呢?作者指出,這樣的想法也太簡單了。「 因為即使是德國國內的監管機構,也開始通過供應鏈法規等形式來施加更多的壓力,從而加強對原產地勞動條件的關注。對於那些深陷於中國陷阱的主管來說,除了作出道德上的姿態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比如在很多平時的場合表達對於價值觀和基本人權的態度。」文章給德企主管「支招」:可以從小處入手,比如維護其在華員工的權益等等,這些倒不至於立刻招致北京的懲罰。
作者最後總結道:「由小步組成、思路明晰的企業政策,可以幫助他們在這樣一個框架條件受到越來越多壓制的環境中,劃出一些重要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