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新纖翻身電動車飆股 決勝點為何不是技術?

2021-05-09 07:40

? 人氣

「我最受不了為了公平,所有制度都每個部門一視同仁!」曾蹲點工廠15年的羅時銓(圖中)說。他認為「一個公司,不能只有一套制度。」(圖/程思迪攝)

「我最受不了為了公平,所有制度都每個部門一視同仁!」曾蹲點工廠15年的羅時銓(圖中)說。他認為「一個公司,不能只有一套制度。」(圖/程思迪攝)

一家成立逾半世紀、股價一度不到兩塊錢的老牌傳產廠,憑什麼股價在一個多月內大漲逾6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家公司叫新纖,新光集團旗下的化纖與塑料事業,台灣第一隻國產寶特瓶就是由它製造,與南亞、遠東新、南紡並稱「聚酯四雄」;它,也是過去20多年,新光吳家二代,吳東進、吳東亮、吳東昇兄弟衝突的戰場。

經營權紛擾,加上紡織業外移,導致該公司曾有超過10年時間,不是虧損,就是靠業外獲利賺錢,股價也從高峰的68元,跌到僅剩1.96元。

然而,就在3月底,傳出該公司的工程塑膠打進特斯拉充電槍供應鏈,股價竟在一個多月內大漲超過60%、創近24年來新高。(延伸閱讀:百萬名車「特斯拉」竟要降價到74萬!馬斯克語出驚人:目標3年內做到)

這個來得又急又快的肯定,對照它超過10年的轉型長征,反差顯得格外強烈。

過去,新纖最為人知曉的轉型戰果,是它13年前就投入的環保紗研發。這項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產品,其後取得Nike認證,應用在運動服等品項。目前該類產品,已占其化纖事業的7成出貨量。(延伸閱讀:你知道喬丹鞋是台灣做的嗎?斗六工廠世界發光,Nike創辦人:這裡充滿正向氛圍)

而其實,該公司旗下工程塑膠事業,比化纖事業還早啟動轉型,卻更晚收割。

時間回到08年,當年金融海嘯侵襲,衝擊全球電子業景氣,該公司的工程塑膠事業,因高度集中於電子業客戶,連帶遭拖累,為了不再重蹈覆轍,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它把目光轉向使用大量塑料的汽車業。

然而,當它一接觸這個市場,原本的生意方式立刻被顛覆。

花兩年拿汽車業門票、砸千萬蓋檢測室拚省時

第一個顛覆是,有別於做電子業生意,派業務拜訪客戶、送樣品;在汽車業,你找客戶之前,得先拿到「國際汽車推動小組」(IATF)的認證,否則沒有人願意跟你談。光這個認證,就花了它2年之久。

好不容易拿到這張門票,等著它的,卻是另一個顛覆。以新纖的第一個車業客戶、全球前五大汽車零件廠Aptiv為例,對方的「磨功」就曾深深震撼它。

過去和電子業做生意,從送樣到出貨,很少超過1年;而汽車零件對耐用度的要求高,新纖工塑事業部長姚興回憶,對方經常測一個功能,例如耐高溫,就耗掉半年,「有時候耽誤一下,一年就這樣過了,」而且,還不一定保證過關。

為了降低「一個功能試半年才知結果」的不確定性,新纖砸下千萬元找上第三方檢測機構,輔導建立自有檢測室,讓它能在正式送樣品前,先測試產品是否達標,藉此提高認證成功率,省下至少一半的往返時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