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新纖翻身電動車飆股 決勝點為何不是技術?

2021-05-09 07:40

? 人氣

3年前,它迎來在汽車領域的二度突破。一家為特斯拉製造充電槍零件的業者找上新纖,對方開出它們從未被要求過的功能「必須承受瞬間電壓500伏特」,這是過去燃油車塑料所承受電壓的10倍以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時,對方還找了兩家供應商,「就是要比,我們誰能先開發出來!」一名新纖人回憶,在與時間賽跑的壓力下,他們組成跨部門團隊,整合總部的前瞻材料小組,前後送樣5次,終於在去年拿到訂單。

從7年前拿到第一個客戶開始,新纖目前已經有30多個車用客戶,來自此領域的營收已達15至20億元,「工程塑膠雖然占它的營收不高(約一成),但因為毛利好,是它去年主要的獲利來源,」資深塑化分析師何耀仁指出。

相較於同業,面對市況不佳時,就減少開支,用保守穩健的態度,被動等待景氣循環轉正;新纖卻是先進軍環保紡織原料,到5年前的3D列印材料,再到去年攻入電動車市場。不僅一轉再轉,更總是轉在趨勢風口上。

為什麼一個51歲的老傳產,能動得這麼快?

「員工把話講出來」最重要 每月開一次會,蒐基層批評

背後關鍵人物、7年前接棒新纖總經理的羅時銓說,秘訣是,要讓全公司的人都敢「把話講出來!」

一家歷史悠久的公司,很容易讓員工認為自己只是根螺絲釘、難以撼動大局,即便遇到不合理,也選擇不發表意見,不利創新萌芽。

羅時銓認為,創新,必須要在一個透明、平等的環境,由各部門一棒接一棒才可能產生,因此營造一個讓大家勇於「把話說出來」的溝通環境,至關重要。

他舉例,許多新趨勢都在品牌客戶身上,這時,負責接觸客戶的業務,得將訊息帶回公司、做跨部門溝通。譬如與研發人員討論,開發新產品,再交給生產人員,研究適合新品的量產製程。這不能只是由上而下,而是必須由下而上自發進行,才可能長久。

為此,他從接任總經理開始,發起每月一次的「合理化會議」,他要旗下20多位廠長級主管,事先蒐集基層意見,現場向他提出員工認為公司不合理的制度。

只是,當年的第一次會議,僅一個小時就草草結束。因為多數人還是改不掉「惦惦不講話」的螺絲釘心態。於是,基層出身的羅時銓,先找他熟識的廠長,告訴對方,一個制度無論再怎麼合理,都會因時空背景的改變而不適用,「我跟他們說,你把話講出來,不是在批評,讓他們放下心防!」

當場拍板「玩真的!」不只提振士氣更催生新點子

下一場會議,他先請這些已放下心防的廠長發言,一聽完需要調整的制度後,他不是現場拍板決策,就是承諾一個月內改變,「就讓大家知道,你講的,真的會去改變,公司是玩真的!其他觀望的人才會願意把話講出來。」羅時銓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