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最大的精神遺產就是為了爭取自由,需要付出犧牲。學運的獻身精神最後得到了中國各界的支持、民眾的反應,才有了這麼大的影響。
維多利亞公園燭光不再,跟『六四屠殺』一樣,提醒世界這個政權有多麼專制,不能容忍任何自由的聲音。」
BBC:「你多年來在美國從事中國民運活動,與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議員、記者廣泛接觸。近期人權成為中美兩國關係每況愈下的導火線之一,據你觀察,美國政策界近年對中國與其人權狀況的認知發生了什麼變化?」
周鋒鎖:「更多的人越來越認識到美國對華姑息政策犯了嚴重的錯誤,香港的淪陷是後果之一。最根本的是,需要正視中共對全球貿易和數字世界造成的全面性威脅,不能再以以前的方式來看。
美國的民主黨政府在過去的幾個月是做得不錯的,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是中歐投資協議的崩潰。對華姑息的時代結束,現在要脫鉤,我想是明智的選擇。
不過也存在積習難改,當年的對華政策已經扶植起來一個非常強大的專制政權,通過全球化超越了空間界限,而且很適應現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由上而下的控制。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之前拜登說的是對的,民主的制度如何才能戰勝共產極權的2.0,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生存挑戰。這不光是中國人的問題了。
『共同發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美國)應該認識到了。拜登政府上任至今,基本上是繼續川普政府開創的對華方針,從姑息變為對抗。」
BBC:「從青春年少到年過半百、從中國到美國,你為什麼還在堅持為『六四』紀念發聲?」
周鋒鎖:「這是我的信念。我第一次感受到希望是在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我覺得中國人是熱愛自由的、願意為自由犧牲的。我會永遠記住,專制政權是違背人性的。選擇這條路,我不會在乎這個政權多麼強大。我逆水行舟與之對抗,我覺得是很光榮的事情。
也許我們看不到中國自由的一天,但是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傳承下去,我相信這是中國集體精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為方便讀者理解,訪談經過刪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