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下午,凱達格蘭大道上逾五十萬人(據主辦單位估計)聚集的反服貿「黑潮」,創近年台灣街頭公民運動的紀錄。
這場由生長於網路世代的「數位原住民」發起的太陽花學運,沒資金、缺乏政黨資源,為什麼卻能一再寫下公民運動的新頁?研究網路與新媒體的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副教授林維國認為,網路,是這次運動壯大的關鍵。尤其是新媒體工具間快速串聯,完全顛覆傳統媒體單向的輸送,撼動了整個台灣。
三月十八日晚間,學生占領立法院後,議場內隨即有實況影像轉播、公民新聞,稍晚,網路上大量的懶人包、反服貿資訊平台與臉書粉絲團,讓占領行動從第一波衝進議場的十多名學生,隔天迅速成為萬人到場、百萬網友響應的公民行動。而後更透過群眾募資網站Flying V,創下三小時募集六百三十三萬元,於《蘋果日報》頭版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五版刊登廣告的紀錄。
這場太陽花學運在短短兩週內,動員人數能迅速的從百人成長到逾五十萬人,背後倚靠的,是眾多免費且開放的網路與行動科技工具,及網友自發性的協力合作,過程可以拆解為三個階段。
運動發起》臉書建社群
貼文觸及數週破四百三十萬
第一階段,即時的組織動員與實況轉播。
根據分析Facebook熱門議題的網站「林克傳說」抽樣調查,全台灣所有的臉書用戶約一千五百萬人,不論立場,在占領立院第二天中午前,塗鴉牆上都出現過一則以上的反服貿相關連結,觸及率百分之百,可以說每個人的臉書都被反服貿議題「洗板」。也就是說,新的媒體工具大串聯,僅一天,就憑轉貼、連結,影響超過上千萬人。
網路更突破時空限制,不僅第一時間就有網友自發性的將學運新聞翻譯成多國語言,傳到英、美與日本等地;倫敦留學生更在倫敦時間二十日的白天,就已組織動員,在街頭上靜坐,呼應台灣的學運。
學運在網路上如此鋪天蓋地襲來,是因為第一個晚上,衝進議場的主要團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隨即在臉書粉絲團上發表行動宣言,引起數千名網友轉載,許多支持其理念的個人或團體,即使素昧平生,也自發性的加入運動。
例如由一群精通資訊科技的網友組成,主張言論自由、資訊開放的社群「G0V零時政府」,馬上透過網路協作平台「Hackfoldr」成立反黑箱服貿專區,提供影像與文字轉播,及資訊彙整,比起部落格,能更有系統的整合各種格式的檔案與文件。而先前就在臉書上成立的「反黑箱服貿協議」社群,在佔領立院後,一週內便有三十五萬名粉絲加入,貼文觸及總人數超過四百三十萬人。一般縱使成員數是其兩倍的粉絲團,一週平均的貼文觸及人數也僅約百萬。
而第一時間跟著學生進入議場的網友張龍僑,在各電視台都還沒有取得議場內的畫面時,只靠一台iPad,連上可即時轉播、錄影資料還能自動儲存在雲端的網站「Ustream」,轉播議場實況,一個晚上便累計近百萬觀賞人次。網友笑稱,他靠一台iPad和免費的網站,就「打趴」電視台造價上千萬的SNG車,對此,他謙虛的表示:「自己只是一根蠟燭,但旁邊的燈都不亮,因此光芒特別明顯。」
實況轉播的魅力更延燒到海外,日本網友透過可即時評論、聊天的視訊網站「NicoNico」觀看立法院實況,兩週內總計超過九千萬人次,三十日下午更一度達四百九十萬人同時上線的高峰。
張龍僑認為,實況轉播最大的優點,是提供不經修飾剪接的影像,突破傳統電子媒體選擇性的報導議場內部分狀況的限制,讓大眾自主判斷。許多網友也表示,實況轉播能讓不看電視的人有管道關心學運實況。
消息傳播》即時公民新聞
靠Line一天快速供稿數十則
第二階段,則是公民的自主發聲。
這次的學運,第一個晚上,跟著占領立院學生進入議場的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彭筱婷與李嘉軒,在場內即時用iPhone製播的中英文公民新聞,在臉書、YouTube與CNN的公民新聞網站「CNN iReport」迅速引起回響。
第二天開始,台大新聞所學生,更自主性的聯合政大、師大與東華大學等校,固定在臉書粉絲團「台大新聞E論壇」發布議場內外的公民新聞,粉絲人數在短短一週內成長百倍,從數百人增加至逾十一萬人,一舉超越所有電視台與不少新媒體,新聞並多次被主流媒體跟進、引用。
台大新聞E論壇發言人彭筱婷表示,E論壇內數十位記者與編輯,都是在占領行動發生後,主動要求加入採訪,希望讓大家看見運動現場最真實的樣貌。沒有複雜的編輯台系統,成員只靠通訊軟體Line聯繫、彼此交互審稿。儘管組織扁平,一天最多卻能提供數十則以上的新聞,與電視台和報社互別苗頭。
行政院驅離那晚,主流媒體被警察驅趕後,更是靠眾多網友使用行動裝置拍照錄影,才留下流血鎮壓的紀錄。
針對這次公民新聞與網路媒體異軍突起,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觀察,現在的公民,很清楚主流媒體各有政治立場,會影響事實傳遞,因此每個運 動者都肩負起傳播的功能。林維國甚至認為,從這次的學運,可以看出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正逐漸翻轉。
影響擴散》募款登廣告
三小時募得六百三十三萬
最後一階段,則是將線上世界的能量匯聚到線下。
原生於網路的運動,要擴大影響力,仍須前進線下世界。三月二十四日凌晨,警察武裝鎮壓占領行政院的學生之後,一群由設計公司職員、家庭主婦、公司負責人等成員集結的網友,為了讓平時不關注網路的民眾,能夠了解學運與當晚強制驅離的真相,自發性的在群眾募資網站Flying V上募款,希望在《蘋果日報》與《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同一天的早上,竟僅花三小時,就從三千多名網友身上,募得六百三十三萬元。
Flying V創辦人林弘全觀察,這次募款,打破Flying V成立近三年來,單位時間內募款金額最高的紀錄。他表示,過去的反核活動,甚至是政治活動,也都曾透過募資網站籌措款項,募資平台已經逐漸成為讓網友具體實踐認同的橋梁。
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其主張到底對台灣的經濟、貿易是利是弊,尚有論辯空間。但無論結果如何,這次的運動,都讓台灣的網路公民社會往前邁進一大步,是這群「數位原住民」的一場勝利。
【 更多報導 】
林飛帆不知道....他發動的,其實是場世代鬥爭
服貿惡果:大陸人狂買台灣土地,再放高利貸吸金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402/20140402_21.htm
女人什麼時候開始老?點檸檬茶給她就知道!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402/20140402_31.htm
中西營養比一比:喝牛奶還是喝豆漿比較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402/20140402_41.htm
喜歡的人Line一直已讀不回,怎麼辦?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402/20140402_51.htm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