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當時宏達電打的算盤是,藉由Beats嘻哈搖滾風格的品牌形象,拉近手機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從商務客層走向「潮」族群;但最後這宗購併案,因為宏達電鎮不住Beats的營運團隊,最後宏達電不僅出清持股,甚至還必須借錢給Beats的團隊,讓他們買回宏達電手上的Beats持股。
相較於宏達電的慘澹出場,去年第四季才以約5億美元代價,取得Beats近半數股權的投資集團凱雷(Carlyle)堪稱是大贏家,一旦蘋果高價入股案確定,等於手中持股市值暴增到約15億美元,7、8個月下來的投資報酬率高達兩倍,令人欣羨。
但更令人好奇的是,蘋果吃Beats,會不會重演宏達電當年敗局?想了解這點,得先知道Beats是如何成功的。
達到軟硬兼顧:布局穿戴技術與音樂串流
Beats品牌是嘻哈教父德瑞在2008年創立的,靠著廣闊的流行圈人脈,女神卡卡(Lady GaGa)、饒舌大神阿姆(Eminem)都戴上了其鑲有紅色「b」字母、著名的頭戴式耳機,亞洲知名藝人張惠妹、陳奕迅等人亦然,入門款就要價約新台幣5000元,上萬元產品更是比比皆是。
再者,Beats品牌資歷雖淺,卻是專為手機、平板電腦新世代產品而開發,主打「超低音」效果,與走發燒友路線、強調聲學的品牌如博士音響(Bose)、愛科技(AKG)大相逕庭。
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認為,蘋果購併Beats,極可能是為了下一代穿戴裝置更好的音效耳機而做準備;這類新形態的耳機,一則將採用最新的無線傳輸藍牙4.1版本技術,二則可能是耳機本身就具備穿戴式裝置的功能。
此外,另一個重要趨勢是,國際唱片業聯盟(IFPI)統計,去年全球線上音樂下載量下滑,但音樂串流服務的營收卻在四年內翻了三倍。
Beats今年初推出Beats Music的音樂串流服務,用戶每月支付10美元(約合新台幣300元),就能聆聽音樂庫中的兩千多萬首歌曲,形態類似台灣的KKBox;相較於此,蘋果長期經營的iTunes下載模式,市場規模卻有逐漸縮小的趨勢。
也就是說,手機品牌打擊面原本就高於宏達電的蘋果,吃下Beats是「軟硬兼顧」,一方面追求穿戴式裝置更好的音效,一方面趕上音樂串流服務的新潮流;這樣的購併目的與宏達電當年初衷大相逕庭,或許也因為如此,才讓Beats的公司估值在短短三年內暴漲超過四倍。
雖然Beats的超低音在手機族最常用的耳塞式耳機中,並沒有多大的產品差異性,但掌管供應鏈起家、一向精打細算的庫克希望藉此特色,重新定位iPhone,能不能順利走出賈伯斯陰影,還得看庫克要如何打出Beats這張牌了。
【 更多報導 】
戴勝益:我開刀住院,連半個人都沒打來慰問我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514/20140514_11.htm
新鮮人月薪6萬起的工作,為什麼我的學生不願意做?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514/20140514_21.htm
每天吃6餐也能瘦!40歲看起來像28歲,美魔女的十大養成術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514/20140514_31.htm
又要座位大又要便宜,廉價航空CEO神回覆讓客人閉嘴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514/20140514_41.htm
8個徵兆,看出你是否正踏入婚外情而不自知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514/20140514_51.htm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