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引討論的「奧運正名」
除了國際媒體和中國大陸媒體上的各種不同稱呼引發討論,台灣各界亦再次辯論是否要使用中華台北或台灣參與國際賽事。
台本土政黨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在東奧開幕當天便發文說,「聽說日本NHK在播報時,是用「台灣(タイワン)」來介紹我們。真心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真正以台灣之名登場!」
但是,台在野黨國民黨則並不支持。該黨主席江啟臣說,擺脫政府不要再拿這些意識形態問題製造紛擾,讓選手分心。
2018年台灣民間發起公投,決議是否要以「台灣」名義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共有1140萬人投票,不同意票577萬佔54.8%,這一提案遭到否決。
翁履中教授分析,基本上日本及美國都還是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因此,台灣要改名以「台灣」叩關國際賽事,仍需考慮台灣選手的參賽資格會不會受影響,需要務實面對「國際現實」。「台灣主要先好好栽培選手,給予選手一切的支持,沒有他們這次優異表現,台灣能見度不會升高。」
但這些討論確實也讓體育與政治的關係再次浮現。
研究運動與政治的香港中文大學講師杜文哲(Tobias Zuser)博士向BBC分析,要求體育與政治脫鉤實際上是個迷思。
她認為,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體育本質上就是政治性產物。「體育可以是國家之間的競爭,這些國家將其資源(通常是鉅額公共資金)戰略性地投入體育發展,以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提升聲譽和軟實力。像奧運會這樣的大型活動對國內政治議程也非常有用,因為它們有助於培養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和愛國主義。」
「中華民國隊」到「中華台北隊」的歷史
台灣首次使用「中華台北」參加奧運會,源於1984年洛杉磯奧運,該決定被認為是1979年美台斷交以及中美建交的直接後果。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地位開始滑落,國際奧委會隨後施壓中華民國政府,各方最後妥協同意使用「Chinese Taipei」至今已有40多年。但是,兩岸關係時好時壞,北京方面對於台灣在奧運會上的稱謂,也有變化。
據台灣中華奧運會網站公開資料,中國史上首位奧運會參賽者是劉長春,他在1931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參與田徑短跑。之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195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上允許中國參賽,但彼時蔣介石政權主張「漢賊不兩立」,中華民國因此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