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日報》10日刊出一篇分析,題為「陳水扁貪、馬英九軟、蔡英文滑,為什麼這20年台灣民眾選不出成功的領導人?」。該文提到蔡英文民調正跌向谷底,但2020就算換其他政治人物上台,台灣恐怕也不見得會更好。況且放諸過去台灣5屆總統大選、李登輝之後的3任總統,幾乎也都沒有選出一位「符合民眾期望、能帶領社會前行的領導人」。
為什麼?
這篇被「直通台灣」公眾號、《環球時報》等媒體所廣為轉載的文章認為,台灣實施總統民選後,之所以找不到一位有能力的領導人,「這背後一定有著超出政治人物本身的深層次原因」。不是選舉制度有問題(選不出有能者),就是政治運作有問題(有能者施展不開)。
台灣政治被短期議題綁架
文章認為,台灣選民容易被民粹話題鼓動、受到偏激短期議題影響,自然無法從宏觀面向進行思考。因此煽動力道強、會開空頭支票的候選人往往就順利當選,當選後也頻過「髮夾彎」。此外,「相對多數決」的一輪選制讓「少數票當選」成為可能,僅有39%支持度的陳水扁,才能在2000年入主總統府。
此外,台灣選戰中的「棄保效應」,也讓選民為了避免「最討厭的人」當選,把票投給「最有可能選上」的人,而非「自己認為最好」的人,「選賢與能」的選舉功能也進一步遭到削弱。
在政治運作方面,台灣領導人一任四年,中間還有一次地方選舉。也就是所有施政都要圍繞著選舉進行,能不能在四年內、甚至兩年內做出成績,遂成政策選擇最重要的考量。
台灣領導人沒有制約力量
從體制上說,台灣領導人的權力幾乎沒有制約,行政機構負責人的副署權取消,立法機構也難以對領導人進行有效監督。也因為領導人權力無限大,選民對候任領導人擁有無限期待,期待他上任後把島內幾十年的沈痾一並解決。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導致領導人的支持率下降。民意下降影響了領導人推動政策的能力,政策推動受阻,民調就繼續往下走,於是政策更難推動。這個惡性循環,無論陳水扁、馬英九還是蔡英文身上,都曾發生過。
台灣制度無法抵禦街頭政治的殺傷力
文章認為,這種「領導人有無限大的權力,但不必承擔相關政治責任」體制,乃是李登輝當年面臨黨內非主流派與民進黨夾殺的修憲結果,但大環境已經不同,這種制度設計無法抵禦街頭政治的殺傷力,更無法抵消民意下滑所導致的政治阻力。
選舉制度與政治制度的弊病加上盛行的民粹主義,讓台灣很難走出政治死循環,因此也很難選出格局大、有魄力的領導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很多台灣人希望郭台銘2020年可以參選。文章認為,郭老闆從未放在心中。這或許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台灣這塊政治土壤上,很難長出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