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美股市紛紛自歷史高點回落,亞洲股市則是風雨更烈,個股不論好壞幾近全滅,投資人嗚呼哀哉,只想知道究竟何時才能探底。
實際上,在美元逐漸轉強、中國監管政策等因素影響之下,亞股走弱也不是這一天、兩天的事了,許多股民本來寄望於全球經濟強勁的基本面,能夠帶動股市重返榮耀,只是如今看來,以美中為首的老大哥們,似乎開始漸露疲態。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16日)公布,7月份工業、消費和投資活動指標的增速放緩程度超乎市場預期,這些都是影響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的重要支柱。
其中,工業增加值年增6.4%,此為去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今年前七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人民幣30.25兆元,年增10.3%,這已經是連續第五個月趨緩。
占GDP比重將近四成的民間消費數據更是令人失望,而且表現遠遠落後工業及出口部門。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幅度放緩至8.5%,明顯低於6月的12.1%增幅,也是連續第四個月回檔。
《華爾街日報》原文:中國經濟復甦正失去動能
在此之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野村等大型投行和研究機構,已經相繼下修對於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期。而在週一發布相關數據後,更是驗證了經濟前景日漸悲觀的看法,澳新銀行將中國全年GDP成長預期從8.8%下調至8.3%,原因是7月國內活動全面放緩,經濟迅速失去動能。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說明,7月面臨高溫、暴雨以及局部疫情爆發,中國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體來看,累計增速仍保持在合理水準,預計今年全年主要經濟增速將會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隨著疫情持續升溫,美國實體經濟也正面臨挑戰。美國商務部週二(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整體零售額年增16%,但是比起6月銳減1.1%,降幅甚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3%,這已經是過去三個月中第二次環比衰退。
由於通膨熾熱,加上許多防疫措施取消,消費者開始在商品支出縮手,而將花費轉向服務支出。但與此同時,Delta變種病毒已對經濟活動構成威脅,未來可能進一步抑制消費者對於旅遊、娛樂等服務的需求。
在這份數據公布之後,美國股市週二全線下跌,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結束了連續五個交易日的上漲。
隔日,美國聯準會(Fed)公布7月會議紀要,證實了投資人對於縮減QE的擔憂,又再一次對股市造成衝擊。
根據週三公布的7月27日至28日會議紀要顯示,在達成通膨目標並且就業進展接近滿意的狀況下,Fed內部逐漸形成共識,也就是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刺激措施,可能在今年餘下三次政策會議中的任何一次開始縮減,只有少數官員認為明年初啟動會比較合適。
此外,Fed官員對於通膨風險意見紛歧,一方擔憂,先前認為只是暫時性的問題可能會比預期拖得更久,因此應該更早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另一方則認為,如果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可能抑制經濟活動與成長,通膨也將隨之降溫。
而在談到利率問題時,Fed強調有必要重申,「縮減購債的時機與升息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官員指出,直到完成縮減購債且資產負債表不再擴大之前,不太可能有升息計畫。
就連Fed官員都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可見這個問題多麼惱人,卻是誰也說不準。
面對估值高企、波動劇烈的股市,嘗過似無止境的漲勢甜頭的投資人,恐怕還是不能太過樂觀,若已陷入套牢者也該嚴守停損,儘管不能賣在高點,至少可以換來一夜好眠。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