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嚴重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菲力普.葛蘭姆於六三年舉槍自殺,終年四十八歲。其妻凱莎琳(Katharine)接管《華盛頓郵報》和《新聞週刊》,但她毫無新聞閱歷,並無經營企業經驗。當時的《華郵》是一份三流報紙,連首都當地的《華盛頓晚報》和《華盛頓每日新聞》都比不上。凱莎琳於六五年聘布萊德里為《華郵》副總編輯,三年後出任總編輯,九一年退休。在這二十六年的時間裏,《華郵》從一份平庸的地方報紙蛻變為有水準、有內容又有影響力的第一流全國性大報之一。這種轉變和躍升,布萊德里功勞最大,而女老板葛蘭姆大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充實編採陣容,亦都是《華郵》能夠和《紐時》對抗的原因。
《華郵》從三流變一流的關鍵是在一九七一年六月,曾在與政府關係密切的蘭德(Rand)諮詢公司做研究員的哈佛博士丹尼爾.艾斯伯(Daniel Ellsberg)從蘭德偷偷影印數千頁絕密檔案「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又稱「越戰報告書」),這份秘檔是當年國防部長麥納瑪拉交代一批國防部(五角大廈)研究員撰寫美國捲入越戰的經過,事實上無機密可言,但尼克遜政府卻列入秘檔。艾斯伯將影印秘檔交給《紐時》,該報花一個月時間秘密在旅館整理。文件登報後,尼克遜政府即向法院要求下令不得刊登。不久,艾斯伯又將文件交予《華郵》,該報律師皆反對刊登,而且該報即將發行三千五百萬美元股票,一旦刊載,股市可能受到影響。但女老板葛蘭姆支持布萊德里,同意刊登。許多人認為這是《華郵》一步登天的轉捩點。最高法院以六比三判決《紐時》和《華郵》有權刊登文件,高院表示﹕「人民享有知道政府做什麼事的權利。」
水門報導令尼克遜下台
《華郵》在登載「五角大廈文件」的官司上獲勝後不久,又在水門事件上獨家大獲全勝,把《紐時》打得落花流水。一九七二年六月,《華郵》採訪市政與警察新聞的記者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和鮑布.伍德華德(Bob Woodard)採訪到五名身份不明的人深夜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總部想要偷印文件,被一名黑人警衛抓到。兩名記者鍥而不捨地追查,發現他們有尼克遜競選連任總部電話,又查到尼克遜競選總部的支票竟存在五個闖客之一的銀行戶頭。在布萊德里的主導和指揮下,《華郵》積極追蹤水門事件新聞。尼克遜雖未直接下令闖入民主黨總部,但他對整個事件甚為清楚,白宮錄音帶即為證據之一,尼克遜且指示如何阻止司法調查。司法部長密契爾和尼克遜的一批白宮高級幕僚皆相繼下台,尼克遜亦於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迫辭職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