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能留下漂亮下台的身影並不容易

2021-09-01 05:30

? 人氣

上海地區是當時中央稅賦之重鎮,更是整個中國精華所在,會選擇此地作為戰場,也是抱著捨不得羊就套不到狼的心態,以上海這隻羊吸引日本這頭豺狼達成我方的戰略目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三個月的慘烈戰事中,國軍調集了全國各地包含中央軍、地方武力的桂軍、川軍、晉軍、西北軍、東北軍等共約70萬兵力,對抗30萬日軍。這裡筆者用了很多約,因為正確數字實在難以統計,戰況之慘烈令我們後世難以想像。

以戰事最為慘烈,被稱為血肉磨坊的羅店爭奪戰而言,往往調上去是個齊裝滿員的萬人師,不到三個小時就傷亡過半,火線下來時可能湊不滿300人而剩不到一個營!

淞滬會戰之中國軍的傷亡超過20萬人。我們現在所注意到的多半是前半段為了保衛上海的英勇犧牲以及那堅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孤軍奮戰的事跡,後半段的故事卻更令人感到哀痛。

11月5日後,日軍巧妙繞過國軍防禦堅強的正面,在相對薄弱的杭州灣北部金山衛登陸,攻守之勢馬上逆轉,兩個月來抵抗日本的國軍瞬間變成腹背受敵,因此於11日開始全線撤退,抵抗至12日晚間上海市區陷落,淞滬會戰畫下句點。

各部潰兵根本沒有時間利用預設陣地

最讓筆者不捨的故事現在才開始:在過去浴血奮戰的過程中居然沒有設想到各部隊如何在本戰後撤出主戰場,以致沒有心理準備下接到命令後,撤退演變為潰退,因為事前規劃不足,倉促執行就容易造成一發不可收拾。許多原本懷著滿腔熱血投入固守上海的國軍,反而卻損失在自求多福的敗退中。

本來在抗戰開始的前兩年,德國軍事顧問就已經規畫了號稱固若金湯的吳福國防線下連串堅固碉堡,原先計畫用預設防禦陣地拱衛首都南京,想不到計畫趕不上變化,奪路而逃的各部潰兵,根本沒有時間利用到這些預設陣地就繼續奔逃,可見潰退之倉促。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飛機意外墜彈於公共租界與法租界交接處的大世界,造成上海平民三千人死傷。(取自維基百科)
淞滬會戰的敗退,讓之後佔領上海的日軍,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南京,更使國軍士氣嚴重低落。(取自維基百科)

其後果直接影響到12月展開的南京保衛戰,因為成功占領上海的日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兵鋒直指南京,反觀國軍防衛首都的多是從上海戰後餘生而士氣低落,單位看起來貌似很多但都缺槍少彈,最後在缺乏組織性的抵抗下,國軍於12月13日棄守南京,國軍從撤離上海到日軍占領南京為時不過一個月。

撤退的成功案例—敦克爾克大撤退

受盡第一次世界大戰蹂躪的主戰場法國決心一勞永逸,自1929年起在其東部的法德邊境用超過10年,耗資50億法郎建立了約400公里長,堪稱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意欲用鋼筋水泥建築的各大小要塞永久阻絕德軍的可能入侵。

但是沒想到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大舉由比利時揮軍攻入法國,並且在閃擊戰的革命性思想指導下,運用裝甲部隊順利穿越被視為地理屏障,理論上根本難以逾越的阿登森林,完全繞過法國精心構築的防線,法方原先的戰略想定被徹底推翻而不知如何應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