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金鐘的最後一夜

2014-12-21 15:46

? 人氣

一個被稱作「陳伯」的老人幾乎天天來金鐘但從不曾過夜,他打算今晚要破例。他是廣場上的義務木匠。這最後的一天,他也沒忘記帶上傢伙,加固了一道快被踩壞的木梯。儘管他也知道,這道木梯的使用壽命只有十幾個小時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佔領區藝術品移放倉庫

一個名為「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的組織正在與時間作戰,轉移佔領區裏的藝術品,他們暫定先將其存放於臨時倉庫,再做打算。但也有創作者決定讓作品隨著清場而毀滅。一個叫周家民的藝術家用膠瓶和帳篷造了兩台坦克,他相信留下來的坦克會讓警察得到震懾。而懸在天橋之間的以三百幅傘布拼成的「百家遮」也不會撤走了,它的創作者之一、藝術系學生Kyle認為,惟有罩在廣場上,「百家遮」才是完整的藝術呈現。

用來抵擋胡椒噴霧的雨傘是貫穿了這場運動的終極符號。在最後一夜,它也毫無意外變成了紀念品。一個工作坊在製造並發放著手繩,上面串著蠶豆大小的銅製雨傘。每位領取者需要喊出一句話才能得到,喊得最多的還是那一句﹕「我要真普選!」

金鐘最高的那座大台進行限時三分鐘的演講,任何人排隊後即可登台。一個看起來有些歇斯底里的年輕人高聲疾呼﹕「這是一場革命,不是運動!」他痛批非暴力是自欺欺人的虛偽,他的演講在噓聲中結束;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先生似乎與他針鋒相對,叮囑大家一定要小心那些激進的人;一個穿著灰色連帽衫的少年開場來了段B-BOX,結束時又是一段B-BOX,他請求大家一起打節奏,但似乎沒有多少人配合;一個中年婦女感謝學生的付出,繼而不能自控地嗚咽起來。但是,也有些發言是沉悶且脫離主旨的,一個戴口罩和眼鏡的老人拿著一張紙宣讀,話題包括了工人的集體談判權、年輕人買樓難以及立法會議員不能開會總遲到,他明顯超時了。

一夜之後,這裏不會再有演講、辯論與爭吵了。

「列儂牆」被清理乾淨

那面曾被五顏六色的表達願望的便籤紙貼滿的「列儂牆」,已經被大體清理乾淨,重現出灰色的牆體。剩餘的紙張在牆上歪歪扭扭地拼湊出一句話﹕「We are dreamers.」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