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諒書帖:佛法入書法而成文化基因

2015-01-11 05:12

? 人氣

但不管如何,《十七帖》中〈遠宦帖〉、〈遊目帖〉有精緻摹本,和刻本比較,可以看出《十七帖》相當忠實傳達了墨跡書寫特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十七帖》一直是學習書法的草書經典,歷代並衍生出各種刻本,也成為收藏珍品。

《十七帖》凡涉及王羲之問蜀、遊蜀、求藥以及兒女婚嫁等內容的書簡都是寄給當時蜀太守周撫的,其他則無法確認寄給何人。

《十七帖》中諸帖均缺少常見尺牘中的「月日名白」,也沒有晉人法帖中常見的弔喪問疾等忌諱不吉之內容,可以證明《十七帖》是經過整理編排的,並非王羲之書簡的原始完整面貌。
 

傳世的《十七帖》可分為三個系統,一是末尾有敕押和褚遂良跋尾的刻本——稱為「館本」(或「敕字本」);二是傳南唐李煜得自唐賀知章臨本置於澄心堂,並刻以傳世——稱為「賀監本」;三是臨摹本,有傳世的和敦煌所出臨本。另外,宋代《淳化閣帖》、《大觀帖》等集帖亦收部分散帖,但精細程度已經不如《十七帖》。明朝刻帖之風興盛,因而也有私人摹刻的各種版本。傳世「館本」最完整的是現藏日本的三井本。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介

書法自古以王羲之為典範,但王羲之的真跡在唐朝就極珍貴,尋常人家也不可能拿到王羲之的隻字片紙,幸好,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超級大粉絲,不但收集王羲 之的真跡甚多,還提供王羲之的字給臣下臨摹。唐太宗一定沒有想到,他對書法的興趣所產生的影響,要遠比他的偉大的「貞觀之治」來得深遠、重大。

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廣,最重要的有兩件事,一是命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這些書法名家,或臨或摹天下第一的〈蘭亭序〉。其次是命懷仁集王羲之字刻成〈聖教序〉。〈聖教序〉是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是寫書法的人必然要臨摹的經典中的經典。

集刻〈聖教序〉的起因,是貞觀十九年,花了十七年到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回到長安,唐太宗讓三藏法師在弘福寺翻譯佛教經典,貞觀二十二年,總共完成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親自寫了序文,就叫〈大唐三藏聖教序〉,並出內府珍藏的王羲之真跡,讓懷仁去集字刻碑。在沒有照相、影印技術的年代,懷仁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專注精神,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完成被後人譽為「天衣無縫,勝於自運」的〈聖教序〉,碑刻完成的時候,已經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十二月的事了。唐高宗 也為〈聖教序〉寫了一篇「記」,附在唐太宗的「序」後面。

〈大唐三藏聖教序〉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不在它刻錄了太宗、高宗兩皇帝的文章,而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以及在皇帝文章後面完整收錄的玄奘法師譯的〈心經〉全文,可以說是佛法書學兩臻絕妙,光華垂耀千年。

寫書法的人必然要練〈聖教序〉,〈聖教序〉中有〈心經〉,這件事情,使得所有古時候的讀書人,必然對〈心經〉非常熟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乎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句子。佛法、書法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深入生活與思想,終而成為文化的基因。

〈聖教序〉內容主要是佛教東傳及玄奘西行事蹟。懷仁從內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將太宗序、高宗記以及太宗答、高宗箋答、玄奘所譯心經等五種集為一石,並於西元六七二年(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褚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刻,將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計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寬一點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聖教序〉。

〈聖教序〉由於直接從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跡中摹出,相當程度保留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因此是歷代臨書的經典。此碑現在保存於西安碑林。

*作者為詩人,畫家,同時擅長書法、篆刻及散文創作。本文選自作者兩本新著《侯吉諒臨大唐三藏聖教序》與《侯吉諒臨王羲之墨跡.十七帖》(台灣商務書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